11月16日,冯兴亚卸任广汽集团总经理,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由广汽体系内高管閤先庆接棒。
冯兴亚在任总经理的9年时间,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沧海桑田式变化。2016年,新能源渗透率不到2%、合资品牌是绝对的主流,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已逼近50%,中国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接近70%。
期间冯兴亚和他的团队交了怎样的答卷?
从销量规模来看,广汽集团2016年165万辆至2023年250万辆,整体呈现上市趋势。2024年急剧下滑20%至200万辆,今年1-10月销售135万辆,同比下滑超10%,整体降幅收窄。营收、利润方面,2016年和2024年分别为494.2亿元、62.88亿元和2078亿元、8.23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分别为669.3亿元、亏损43.12亿元。
可以看出,从2024年开始广汽集团业绩开始出现滑坡。背后有行业转型挑战,也有自身战略选择偏差等诸多问题叠加。其中关于新能源转型出现的问题,今年7月15日,冯兴亚在其微博中表示“当年我们对客户的里程焦虑把握不够准确,认为增程和插混技术是过渡路线,没有抓住这些年增程插混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持续导入多款增程和插电车型”。
除了自主品牌新能源技术路线选择问题,广汽集团还面临合资板块重振难题。特别是在广汽三菱和广汽菲亚特两家企业失败后,濒临亏损的广汽本田已经“不容有失”。
去年以来,广汽集团各项业务已经按下快进键。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启境品牌,与京东、宁德时代一起造“一台国民好车”、接手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还包括入股中国长安旗下零部件公司辰致科技等大举措不断。广汽正在进行继20多年前与本田和丰田牵手后的另一次重大产业布局,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2024年是广汽经营业绩下滑转转点,也是重新布局未来的新起点。
去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番禺三年行动计划,这是冯兴亚主导的广汽自主重振路线图。要通过四大改革举措、五大保障,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今年1-10月,广汽自主板块销量约47万辆,这也意味着未来两年,广汽自主几乎要翻番增长才能达成目标。
目前开发一款车,在研发投入充足、流程高效的情况下,最快速度也要18-24个月。今年前三季度广汽研发投入仅为10.05亿元,同比微降。这样的研发投入强度,后续大量新车竞争力如何保障值得关注。
产品规划确定,市场端战役将集中打响。冯兴亚制定好战略并主抓执行一年后,迎来并肩作战伙伴閤先庆。广汽寄望閤先庆带领团队在自主板块破局,把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华望汽车技术、广汽国际多家公司董事长的职位都压在了閤先庆肩上。
閤先庆的总经理任期与广汽第七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如按三年计算,留给閤先庆的时间已不到两年半。真正考验广汽体系能力和职业经理人战斗力的时刻到了。
2027年底,冯兴亚也将交卷“番禺行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