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电动车车主来说,“如何充电对电池最好”是个关键问题。其中,“长期使用慢充(交流充电)”被普遍认为是对电池循环寿命最友好的方式,其核心优势在于温和、稳定、均衡。
慢充如何“呵护”电池寿命?
1.降低电池内部压力与温升:慢充功率较低(通常7kW以内),充电电流小。较小的电流意味着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嵌入/脱嵌的速度更慢、更有序。这大大减少了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压力,有效避免了因大电流快充导致的剧烈温升。高温是锂电池老化的主要元凶之一,慢充能显著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减缓电解液分解和电极材料的结构退化。
2.减少“析锂”风险:在大电流快充时,尤其是在低温或电池电量较高(接近满电)时,锂离子可能来不及嵌入负极石墨层,反而在负极表面沉积形成金属锂(析锂)。析锂不仅不可逆地消耗活性锂离子,降低容量,形成的锂枝晶还可能刺穿隔膜,导致短路甚至热失控。慢充电流小,给予锂离子充足的迁移和嵌入时间,极大降低了析锂的可能性,保护了电池结构的完整性。
3.促进电池单体均衡:电池包由成百上千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其容量和内阻不可避免地存在微小差异(不一致性)。快充时,这种不一致性会被放大,可能导致部分单体过充或过放。慢充过程相对缓慢,电池管理系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精细的监测和均衡管理,通过涓流或主动均衡电路,让各个单体电池的电量尽可能趋于一致。良好的均衡性是保证整包容量发挥和延长整体寿命的关键。
“友德充”与慢充的关系
“友德充”通常指家用或目的地的交流充电桩(AC桩),提供的就是典型的慢充服务(常见3.5kW、7kW、11kW等)。因此,长期使用“友德充”这类交流慢充桩进行充电,本质上就是在实践上述对电池最友好的充电方式。
结论
长期坚持使用慢充(如“友德充”)对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池循环寿命有显著的益处。它通过温和的充电电流,有效降低了电池的工作温度和内部应力,减少了析锂风险,并促进了电池单体的均衡管理。虽然慢充所需时间较长,不如快充便捷,但从长远保护电池健康、最大化车辆使用寿命和残值的角度来看,慢充是更优的选择。建议车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慢充作为日常充电的主要方式,将快充作为长途出行或应急的补充手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