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

最近,一个关于国产电动车的设想在车迷圈子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那就是如果将比亚迪旗下的高端超跑仰望U9进行赛道化升级,为其装上四台电机,将总马力推高到惊人的3000匹,然后把它带到被誉为“真理之环”的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它是否有能力挑战小米SU7 Ultra之前传闻中跑出的6分46秒的圈速记录。

这个话题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仅是因为两款车都代表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顶尖水平,更是因为它们背后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造车理念。

一方是仰望U9,它代表着通过极致的动力和复杂的技术堆叠来突破性能极限;另一方则是小米SU7,它更侧重于通过轻量化和系统性的平衡来挖掘赛道潜力。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这场在想象中展开的对决,实际上是一场关于“力量”与“技巧”在赛道上孰优孰劣的深度探讨。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3000匹马力这个数字所带来的震撼。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燃油超跑,比如布加迪Chiron,其马力也就在1500匹左右。

一台3000匹马力的仰望U9,理论上在动力输出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中有一段长达2.6公里的大直道,在这段路上,强大的马力就是最硬的通货。

可以预见,当这台U9赛道版将四台电机全部 unleashing 时,其宣称的35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将得到充分发挥,它极有可能在这段直路上对小米SU7形成压倒性的速度优势,甚至完成超越。

这是纯粹物理力量的直接体现,简单而粗暴。

然而,纽博ghijklmnopqrst北环之所以被称为“绿色地狱”,其精髓并不在于那段长直道,而是在于它蜿蜒盘踞在山林间的177个弯道。

在这些弯道里,决定车辆速度上限的,就不再仅仅是马力,而是更为基础的物理定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车辆的质量。

这就引出了仰望U9在这场假想对决中最大的一个潜在短板——重量。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根据现有信息推测,即便是经过赛道化改造,这台性能猛兽的整备质量很可能仍在2.5吨左右。

相比之下,小米SU7 Ultra通过大量使用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其车重可能被控制在1.9吨的水平。

这中间大约600公斤的差距,在日常道路上或许只是影响电耗的数字,但在分秒必争的赛道上,这几乎是决定性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生活例子来理解:让一个体重很重的人和一个体型精干的运动员以同样的速度跑过一个急转弯,前者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减速,转弯时身体的惯性也更大,更容易失控,而出弯时再加速也会更迟缓。

这个道理在赛车上被放大了无数倍。

更重的车身意味着更大的惯性,迫使驾驶员必须在入弯前提早并且更重地刹车,这会损失宝贵的时间。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在弯道中,悬挂和轮胎需要承受更大的侧向压力来对抗离心力。

有传言称,之前的U9在纽北测试时就曾因车重过大,导致轮胎在巨大负荷下温度急剧升高,最终引发爆胎。

这说明,沉重的车身对于车辆的操控极限和部件的耐久性都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媒介——轮胎,以及为这一切提供能量的动力电池。

对于一台重达2.ika吨、拥有3000匹马力的赛车来说,四条轮胎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它们不仅要支撑住整个车身的重量,还要将那足以撕裂地面的强大扭矩有效地传递出去,同时在过弯时提供足够的侧向抓地力。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在纽北著名的“旋转木马”碗形弯道,车辆需要持续承受超过2倍重力加速度的侧向力,轮胎胎面会发生剧烈形变,温度也会在短时间内飙升。

一旦轮胎温度超过其最佳工作范围,抓地力就会显著下降,车辆的操控会变得非常困难,圈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仰望U9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赛道持续高功率放电的工况下,其热管理系统也将面临大考。

如果散热效率跟不上,电池内部电芯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都会导致电池性能出现明显衰减,车辆的动力输出就会打折扣。

这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如果前半程冲得太猛导致体力透支,后半程就只能慢下来。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反观小米SU7,其轻量化的车身从根本上就减轻了轮胎和电池的负担。

更轻的车身意味着更小的惯性和负载,轮胎和电池的发热量会相对更低,再配合上可能采用的定制化热熔胎和高效的冷却系统,它更有可能在长达20多公里的赛道上保持一个稳定且高效的性能输出状态。

此外,一个听起来有些违反直觉的观点是,在复杂的弯道中,过于强大的动力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首先,要精准地控制四台独立电机的扭矩输出,对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电脑需要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乐队指挥,在千分之一秒内判断并分配好每个车轮该出多少力,才能让车辆平顺、快速地通过弯道。

任何微小的计算失误,都可能导致车辆动态失衡,出现甩尾甚至失控。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其次,电动车强大的动能回收系统在赛道上也可能带来麻烦。

在纽北的一些下坡弯道,当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时,强劲的动能回收会给车轮施加一个很强的制动力矩,如果这个力主要作用在后轴,就很容易造成后轮抓地力突破极限,导致车尾不稳定。

保时捷的电动车Taycan就曾在纽北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仰望U9的动力系统更为强大,其动能回收的力度自然也更大,这个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最后,空气动力学效率在赛道上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仰望U9配备了主动式尾翼等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但这些装置通常在较高的速度下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仰望U9 4电机3000匹,纽北赛道对决,能否碾压小米?-有驾

在纽北许多速度低于150公里/小时的中低速弯道中,它所能产生的下压力可能有限。

而车辆的重量又会在这里进一步抵消空气动力学带来的优势。

例如,在著名的“飞机场”跳坡路段,车辆会短暂地飞离地面,2.5吨重的U9在落地时,其悬挂系统将承受数倍于车身重量的巨大冲击,这不仅考验悬挂的强度,也可能导致车辆落地后姿态不稳定。

而车身更轻的小米SU7则能更从容地应对这种路况,落地冲击更小,车辆也更容易控制。

因此,这场假想中的对决,本质上是两种造车哲学的碰撞。

仰望U9试图用绝对的力量去征服赛道,它在直道上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而小米SU7则更像是在物理定律的框架内,通过对重量、平衡、效率的极致优化,去寻找在弯道中的最优解。

仰望U9的3000匹马力在直道上是利器,但在弯道中却可能因其沉重的身躯而成为一种束缚,而小米SU7则凭借其轻盈的体态和整体的协调性,在连续的弯道中不断累积优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