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5年10月底新能源SUV圈炸锅了!
9月26日,东风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突然扔出王炸——定位大型SUV的「岚图泰山」正式发布并开启预订,宣布11月正式上市,直接放话对标问界M9。最抓眼球的莫过于官方公布的纯电续航370km,这个数据一出来,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有人喊"城市通勤够用了",也有人吐槽"这续航也敢叫板问界M9?"咱今天就来扒扒,这台"迟到但凶猛"的新选手,到底藏着什么底牌?
【第一部分:370km纯电续航是"缩水"还是"精准刀法"?】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当新车发布纯电续航参数,网友们就像掏出放大镜一样,一个数字都不放过。
岚图泰山这边出了370km纯电续航,隔壁问界M9的增程版只有266到290km纯电续航,这样看起来岚图好像领先了。
但真要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关键点——两车压根不是一个路线。
问界M9的纯电版续航可以达到605到630km,这才是真正的纯电续航,而问界M9增程版的370km确实是纯电模式下跑多远。
岚图泰山这边呢,也是增程式电动,370km指的就是纯电模式的续航,搭配1.5T的增程器后,综合续航轻轻松松就能达到1400km。
这里面有个门道。
很多人看到"370km纯电续航"就直接比较,但其实这就像拿水果比苹果一样,说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岚图泰山的真正底牌是——不让你有里程焦虑的同时,还能给你充电快的体验。
这车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电池是宁德时代供应的65度5C三元锂电池,别看只有65度,但5C这个充电倍率有点猛——从电量20到80,只需要12分钟就能充满。
对比问界M9纯电版,快充的话半小时以上才能充到80。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岚图泰山的用户想开长途,加满油就跑。想在城市里用电动,充电速度比问界M9纯电版快得多。
这种设计逻辑有点像医生配药——同样是感冒,有人吃一种特效药,有人吃两种药配合效果更好。
岚图这个选择,其实是戳中了中国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命门"。
2024年的数据摆在这儿,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达到117万辆,增速远超纯电动和插混车型。
到了2025年9月,增程式又卖出了12.9万辆,虽然环比增长了24.1,但这说明啥呢——用户投票了,他们就是喜欢这种既能电动又能加油的玩法。
消费者心里想的很清楚:我既想要电车的静谧性和低使用成本,但我又不能接受长途充电的折腾。
岚图泰山这波操作就是精准拿捏了这个痛点。
370km纯电足够覆盖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通勤,按每天50km来算,充一次电能开将近一周。
需要跑长途?没事,加满油继续跑,综合续航1400km直接消灭里程焦虑。
而且这车用的5C快充技术,12分钟从20充到80,对比问界M9纯电版的30分钟以上,节省的时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相当于每天多省出一杯茶的时间。
这个细节对赶时间的人来说,真就是"救命功能"。
好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新能源市场,纯电续航越来越长,但充电时间却成了新的痛点。
岚图既然打了370km这个数字出来,真正考察的恐怕不是续航长不长,而是充电快不快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除了续航,泰山拿什么和问界M9"硬刚"?】
既然定位大型SUV,就得从尺寸、空间、配置这几个维度来较劲。
先说尺寸,岚图泰山的车身长宽高分别是5230mm、2025mm、1817mm,轴距是3120mm。
问界M9的车身长度也是5230mm,轴距3110mm。
这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两车在尺寸上几乎没有差别,都是大型SUV的范儿。
岚图采用的是2加2加2的六座布局,后排地板纯平设计,三排都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特别挤。
这在50万级的SUV里,空间体验还是能打的。
但真正拉开距离的是配置。
岚图泰山搭载的是华为最新的乾崑ADS4辅助驾驶系统,配备了4颗激光雷达。
能做什么呢?
支持高速领航辅助,支持城市记忆泊车,还能识别锥形桶和异型车辆。
这种配置在50万级别的SUV里属于什么水平呢?
属于顶配水平。
问界M9这边搭载的是华为的ADS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虽然也是华为的产品,但论功能的先进性,岚图的4颗激光雷达硬件配置有点压过一头。
动力方面更有意思。
岚图泰山搭载的是1.5T涡轮增压增程器,最大功率110千瓦。
前面还有一个电机,功率150千瓦。
后面也有个电机,功率230千瓦。
这三个加起来,系统总功率就是490千瓦,折合成传统车的马力,那就是666匹马力。
问界M9增程版的前电机功率165千瓦,后电机功率200千瓦,发动机110千瓦,算下来也是475千瓦。
岚图比问界多15千瓦,这看起来不算多,但实际体感会有区别。
尤其是在起步和加速的时候,那几十千瓦的差别,有时候就能决定谁先冲出去。
电池这块,岚图用的是宁德时代的65度5C三元锂电池。
为什么不用磷酸铁锂呢?
原因很简单,要快充。
三元锂电池的5C充电倍率能做到,磷酸铁锂做到这个倍率的话,循环寿命会大幅下降。
这个选择有点像取舍,牺牲一点续航的理想数据,换来充电速度的实实在在。
硬件堆料这块,岚图也是狠狠下手的。
车内搭载了多屏联动系统,15.6英寸的悬浮中控,还有副驾的娱乐屏,后排的折叠小桌板。
座椅用的是高级NAPPA真皮,加上8点气动按摩。
第二排座椅还能独立调整,带腿托。
三腔空气悬架配合EDC魔毯功能,还支持后轮转向。
轮胎规格有两种选择,21英寸或22英寸。
这些细节加起来,就是在告诉用户——这车是为家庭出游设计的。
对比问界M9的华为生态和鸿蒙座舱那种"科技范儿",岚图的思路就是堆积家用实用性。
一个是卖科技光环,一个是卖舒适体验。
【第三部分:增程式是"过渡方案"还是"长期武器"?】
有个普遍的认知叫"增程式是过渡方案"。
这个说法在2023年的时候还有点道理,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
2024年增程式卖出了117万辆,全年增速在78点7。
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增长。
到了9月份,增程式的月销售量还在12.9万辆,这不叫过渡,这叫市场投票。
更关键的是,谁在卖增程式呢?
理想汽车。
赛力斯,也就是问界所在的集团。
长安汽车。
零跑汽车。
这些品牌都是业界有头有脸的。
连小鹏、极氪、智己、广汽埃安这些原来坚定纯电的品牌,到了2024年底也都官宣要进军增程赛道。
什么叫现实?
这就是现实。
为什么呢?
因为增程式完美解决了一个矛盾。
这个矛盾是什么呢?
就是充电网络跟不上车辆普及的速度。
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充电桩确实多,但到了三四线城市呢?
有些县城至今都没有快充站。
农村地区更是一片空白。
消费者面对这个现实,其实是两难的。
买纯电吧,怕远途没有充电桩,买燃油车吧,又觉得时代不对。
增程式就像一个妥协方案,但这个妥协却特别聪明。
白天在城市里用电驱动,省油又安静。
需要跑长途,加油增程,不用折腾充电。
还能省油,相比同级别的燃油SUV,增程车的油耗要低25左右。
岚图选择增程这条路,本质上是在赌一个现实——未来五年内,充电网络可能还是覆盖不了三四线城市。
这是个大胆的判断,但从销量数据来看,这个判断击中了用户的需求。
对比问界M9那种依赖华为技术光环的策略,岚图的思路更朴素——不拼概念,主打用户能感知到的实用。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实用"这两个字,在消费品市场上的分量有多重呢?
就拿座椅这个例子来说。
很多车吹自己座椅多舒服,用了什么进口皮料。
但岚图的座椅设计,人家的思考角度不一样。
采用高级NAPPA真皮没错,但关键是加上8点气动按摩,第二排还能独立调整还带腿托。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一家三口出去自驾游,坐在后排的老人小孩能直接躺平。
这种设计,不是为了看起来高档,而是为了让人坐着真舒服。
三腔空气悬架加上EDC魔毯功能,还支持后轮转向。
高速的时候,后轮转向能让大车的操控性更接近轿车。
上下坡的时候,EDC魔毯能自动调节悬架软硬度。
这些东西,用户在开的时候能真切地感受到。
不像某些花里胡哨的配置,买回家以后就没用过。
车顶还预留了露营帐篷支架的接口。
这个设计说明什么呢?
说明岚图把这个车当成一个生活工具来设计,而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
周末自驾游,直接把车变成一个移动小客厅,帐篷架在顶上,下面睡觉,怎么样?
这才是真的"用户能感知到的实用"。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370km续航是不是"鸡肋"?】
这个问题问得好,正好反映了网友们的困惑。
有人问增程式真的比纯电好吗?
答案其实很简单,取决于你的用途。
如果你家里能装私桩,每天通勤不超过100km,那纯电确实更省钱,充电成本几乎忽略不计。
但问题是,中国有多少小区能装私桩呢?
物业同意的就不多,有地位的更少。
所以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纯电其实是个伪命题。
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小区里根本没有充电桩,那增程式就成了最优解。
加油五分钟就跑,不用等充电的时间。
这对赶时间的人来说,价值有多大呢?
就像少喝一杯茶的时间,但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远超这五分钟本身。
有人又问,泰山的370km纯电续航够用吗?
官方数据是CLTC工况,这个工况条件比较理想,所以实际上会打个折扣。
按照通常的经验,实际城市通勤可以按照7折来算,也就是说能跑到260km左右。
充一次电能开5到7天,对于日常通勤来说,这个数字是够用的。
而且这车支持5C快充,20到80充电只需要12分钟。
临时补电的话,速度比加油都快不了多少。
最后一个问题,和问界M9比谁更值得买?
这个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要华为生态和鸿蒙体验,选M9。
问界M9的价格现在是46.98万到56.98万。
要同级配置和充电速度,选泰山。
岚图泰山的预估售价在50万左右。
两车的车身尺寸基本一样,配置也都是顶级堆料。
核心差异在哪呢?
就在品牌调性和价格策略。
问界走的是华为背书加鸿蒙生态的路线,这有的是溢价空间。
岚图走的是实用配置加性价比的路线,这有的是销量潜力。
从纯理性的角度讲,如果你看重车的使用体验和配置,50万块钱的岚图泰山性价比更高。
如果你是华为粉丝,想要整套生态闭环,那问界M9值得花这个钱。
【结语】
11月上市见真章,岚图这次是"黑马"还是"陪跑"。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岚图泰山明显是冲着"豪华大型SUV高性价比选择"这个定位来的。
增程式解决续航焦虑,大空间加华为智驾打动家庭用户,50万左右的预估价格和问界M9形成正面竞争。
但能不能真正"硬刚"成功,还得看上市后的真实定价和用户口碑。
销量是最诚实的投票者。
毕竟在新能源赛道,数据再漂亮也不如一句"开起来真香"。
要是岚图泰山的定价足够有诚意,配置又这么扎实,问界M9的日子可能就不太好过了。
好多50万级别的消费者,其实不是非要华为生态不可。
他们要的就是能跑长途不焦虑,车够宽敞家人舒服,配置够丰富有面子。
岚图泰山这几条都满足了。
11月见分晓。
各位老铁觉得,这台370km续航的"大块头",会是你的菜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