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已确认!全新AMG CLE 63将率先搭载!

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正式确认将搭载在AMG CLE 63上!

要知道这两年新能源车天天喊着"吊打燃油机",连保时捷都把911的入门款换成了涡轮增压+轻混,奔驰倒好,不仅没砍掉V8,还拿出了"平面曲轴+轻混技术"的黑科技组合拳。

当时多少人吐槽"大排量自吸早该进博物馆了",现在奔驰这一波操作,算不算硬刚新能源浪潮?

AMG CLE 63凭啥成为新V8的首发选手?

2025年2月25日,当英国Autocar杂志放出奔驰官方确认消息时,整个性能车圈都沸腾了。CLE 63将在2025年底正式登场,成为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的首发车型。

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已确认!全新AMG CLE 63将率先搭载!-有驾

一台定位介于C级和E级之间的轿跑,而不是更赚钱的S级或者G级。这个选择背后藏着什么算盘?

先看看数据就知道了。根据网络流传的信息,奔驰2024年AMG车型全球销量约14万台,而宝马M系列却卖出了20.6万台。这个差距可不是闹着玩的,特别是在C63 S E Performance上市后,那套2.0T四缸+后轴电机的P3混动系统虽然能爆发出680马力和1020牛米的恐怖数据,但销量却惨不忍睹。

为什么?

因为AMG的死忠粉丝就是冲着V8的声浪来的,你给我一台四缸机,哪怕再强也不是那个味儿。奔驰心里门儿清,选择CLE 63试水新V8,其实是在赌一个平衡点。这台车的目标用户群体非常精准——既要西装暴徒的体面,又要一脚地板油的快感,,他们比谁都敏感于品牌的技术风向标。用CLE 63来验证市场对V8回归的接受度,既能测试新技术的可靠性,又能精准戳中年轻性能党的痛点。

如果CLE 63的V8卖得好,那未来C63甚至E63都有望重新拥抱八缸心脏。更深层的考量是避免消费者的认知混乱。试想一下,如果CLE 53搭载3.0T直六发动机能输出443马力,而旗舰CLE 63却只有2.0T四缸,消费者会怎么想?这不是技术倒退是什么?

奔驰的经销商们早就向总部反馈过这个问题,客户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小排量的63系列反而比大排量的53系列更贵。营销逻辑上的混乱,影响了销量表现。所以奔驰这次选择CLE 63首发新V8,不是随便挑的,而是算准了"性能魅力+市场逻辑"的平衡点。这招比盲目堆料高明太多,既能让技术控们看到诚意,又能让普通消费者重新理解AMG的产品序列。

说白了,这是一场关乎品牌DNA的保卫战。

所谓"更高转速+更低油耗",到底藏着什么黑科技?

这台新V8最颠覆认知的,就是它在技术路线上的大胆革新。根据Autocar的报道,新发动机将采用平面曲轴设计,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传统V8用的都是十字形曲轴(cross-plane),而这台新机器用的是平板式曲轴(flat-plane)。别小看这个改变,它决定了发动机的性格。

平面曲轴最大的好处是能让发动机转得更高更快。传统十字曲轴在高转速时容易产生二次谐波,限制了转速上限,而平面曲轴的设计让活塞运动更平衡,理论上可以承受更高的转速。这就是为什么法拉利、保时捷GT系列这些超跑都偏爱平面曲轴的原因。奔驰之前在AMG GT Black Series上试过水,M178 LS2发动机就用了这套设计,效果相当不错。

但是,平面曲轴也有个明显的副作用——声音变了。传统V8那"低沉浑厚的"隆隆声"会变成更尖锐的"嗷嗷叫",有点像高性能四缸机的感觉。这对于AMG的粉丝来说可能是个问题,毕竟大家买V8就是冲着那个声浪去的。所以奔驰工程师想了个办法:人工声浪增强系统。

这套系统不是简单的假声浪,而是基于发动机真实运转状态的声学调校。通过车内音响系统,放大和修饰发动机的自然声音,让平面曲轴V8也能发出传统V8的"怒吼"。有人可能觉得这是作弊,但实际上现在很多性能车都在这么干,包括宝马M系列和奥迪RS系列。关键是调校得自然不自然,能不能骗过你的耳朵。

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已确认!全新AMG CLE 63将率先搭载!-有驾

除了曲轴设计,新V8还会配备48V轻混系统。这套系统最大的作用不是省油,而是填补涡轮迟滞的空档。当你踩下油门的瞬间,电机能立刻提供额外的扭矩输出,让加速响应更。同时,这套系统还能支持发动机的启停功能和能量回收,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稍微降低一点油耗。

具体到动力数据,虽然奔驰还没公布确切数字,但参考现有的SL 63,新CLE 63的V8很可能输出577马力和800牛米的扭矩。这个数字比不上C63 E Performance的680马力,但胜在来得更,没有电池电量焦虑,也不用担心重量负担。,这个动力水平已经足够让CLE 63在直线加速和赛道圈速上与宝马M4 CS、奥迪RS5这些对手掰手腕了。

对比老款V8,新机器就像从"肌肉猛男"进化成了"健身教练"——肌肉线条更精细,爆发力更集中,技术含量也更高。进化不是简单的数字提升,而是整个设计哲学的转变。

奔驰为什么非要死磕V8?

新能源时代的大排量自吸还有戏吗?

现在全球都在推新能源,连法拉利都开始造电动车了,奔驰为什么还要砸钱研发新一代V8?

答案其实很现实:市场需求还在,技术壁垒还有价值,品牌DNA不能丢。先说市场需求。虽然电动车增长很快,但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台大排量性能车被消费者买走。特别是在北美、中东、澳洲这些市场,V8依然是"身份符号"和"驾驶乐趣"的代名词。这些消费者买性能车不是为了通勤代步,而是为了周末跑山、下赛道,享受那人车合一的纯粹快感。

电动车虽然加速更快,但那线性的动力输出缺少了燃油机的情感层次。再看技术壁垒。奔驰搞新V8不是简单"修修补补",而是在材料科学、燃烧控制、热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级。这些技术积累不仅能用在V8上,还能反哺其他动力系统。比如平面曲轴的制造工艺,轻量化材料的应用,精密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算法,这些都是可以跨平台使用的核心技术。

换句话说,V8是奔驰展示技术实力的旗舰产品,只要这杆大旗不倒,就说明他们在内燃机领域的底蕴还在。更现实的考量是竞争格局。如果奔驰轻易放弃V8,这块利润丰厚的市场就会被宝马、奥迪、凯迪拉克瓜分。宝马还在坚持做M系列的V8,奥迪的RS系列也没有全面电动化,美系的Hellcat、GT500更是把大排量玩得风生水起。在情况下,奔驰如果率先"投降",等于主动让出高端性能车市场的话语权。

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已确认!全新AMG CLE 63将率先搭载!-有驾

从品牌DNA的角度看,AMG的历史就是从V8开始的。1967年两个工程师在奔驰6.3升V8的基础上改装出台AMG赛车,从此开启了性能传奇。如果现在彻底砍掉V8,就像是自断一臂,丢掉了品牌最核心的文化基因。这对于AMG的死忠粉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对于品牌价值也是巨大的损失。

当然,奔驰也不是盲目坚持。新V8的研发周期预计会覆盖5-8年,这个时间窗口正好可以让市场和技术发生更多变化。如果到了2030年左右,电动车真的完全占据主流,V8自然会淡出历史舞台。但在那之前,保持技术领先和产品多样化,给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选择,这才是一个负责任品牌应该做的。

所以别笑话奔驰"倔强",在新能源和燃油机的过渡期,死磕V8恰恰是最务实的战略——既守住了传统用户的情怀,又为未来技术转型积累了经验。

都2025年了还折腾V8,奔驰是不是跟不上时代?

这个争论最激烈。电动车拥护者觉得,特斯拉Model S Plaid零百加速2.1秒,蔚来ET9也能跑到2.9秒,V8再强也是过时产品。而且电动车日常使用几乎零成本,V8还得烧油,经济性差太多。

但性能车玩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买AMG就是为了那渐进式的推背感和发动机的咆哮声,电动车虽然加速猛,但缺少了驾驶的仪式感和情感连接。就像有人喜欢机械表,明知道石英表更准,但就是喜欢那机械齿轮转动的感觉。

从市场数据看,两需求都是真实存在的。奔驰没打算让V8"替代"电车,而是给不同用户提供选择。这就像餐厅既有快餐也有正餐,满足不同的消费场景。关键是要承认市场的多样性,而不是非黑即白地判断技术路线。

新V8用了平面曲轴,声音肯定不如以前好听了!

这个担心确实有道理。传统AMG V8那低沉浑厚的声浪是很多粉丝的精神图腾,平面曲轴的尖锐声音确实会改变感受。但问题是,如果不用平面曲轴,新V8在排放和性能表现上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奔驰的解决方案是人工声浪增强,通过电子系统来"修正"发动机的声音特性。虽然听起来不够"纯粹",但如果调校得当,普通用户很难分辨真假。而且现在很多性能车都在用类似技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关键是要理性看待技术进步。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很多所谓的"纯粹"其实都是相对的概念。即使是传统V8,也有电子节气门、可变气门正时、主动降噪等电子辅助系统。完全的"机械纯粹"在现代汽车上已经不存在了。

奔驰新一代V8发动机已确认!全新AMG CLE 63将率先搭载!-有驾

V8回归是不是说明奔驰承认电动化路线错了?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企业战略的理解。V8回归并不意味着奔驰放弃电动化,而是在过渡期采用多元化策略。奔驰的电动车业务依然在快速发展,EQS、EQE等产品在各自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

但企业也要面对现实:纯电动化的进程比预期慢,消费者的接受度存在地区差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时间。在情况下,保持产品线的丰富性是最稳妥的选择。

而且,新V8的研发本身也是为电动化做准备。平面曲轴技术、轻量化材料、精密控制系统这些技术,未来都可以应用到混动系统甚至电动车上。技术的积累和传承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