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

这事儿啊,乍一听真像在看宫斗剧,主角变来变去,剧情反转比电视剧还狠,连吃瓜群众都忍不住想喊一嗓子:“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话说回来,要是谁能穿越回头几年,说上汽将来会再度抱紧华为的大腿,甚至拿下最后一界,怕是连上汽自己都不信吧。

这一波操作,广汽还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可一个“意难平”,外人看着都替他心塞——这都怪谁呢?

很多年后回头看,有时候成败差得只是一念之差。

先不聊现在,时光倒带到那会儿,华为刚转行做汽车,还带着点门外汉的憨憨气质,满世界找人组局合作。

满以为凭自家的科技牌,谁都应该抢着要。

但偏偏,当时的上汽和广汽都火气十足,眼里写着两个大字:不服。

广汽还投了个11:0的“制服票”,活脱脱上演了一出无情的拒绝。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失去灵魂”什么的话,说得也是漂亮,但细品其实更像是怕家里不听自己话。

可人生没有早知道,要说聊悔意,上汽应该比广汽更心塞才对。

踢了华为,眼瞅着赛力斯跟着华为爆单逆袭,本来排行末尾的重庆GDP也咕噜一声爬到广州头上,这画面别说企业了,整个省的领导估计都直跺脚。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你琢磨下,如果当年广汽没一票否决,现在登上风口浪尖的,会不会换成是广汽?

这现在,广汽连哭都哭不出来,只能看着别人分钱,自己凉在旁边。

其实上汽的回头姿势也挺奇妙。

新上任的领导很有点“输人不输阵”的气质,大大方方把脸面往台下搁,跑去找余承东求合作。

只是这时的华为早就不是当年的冤种。

人家是真的忙,手头问界、智界、尊界、享界一排排卖座,资源、产线都快要溢出来,谁还能顾得上再拉个大厂慢慢磨?

余承东嘴上说得云淡风轻,实则门槛已经高得不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

华为在上海自家捣鼓了个3万人团队的大总部,要啃上海市场,终归还得跟本地大厂搭上线。

领导层一发力,哎,这事就突然好商量了。

本来说好的不上低端市场,最后硬生生敲出来个低价“商界”,多少有点骑虎难下的味儿。

真要是说华为自甘下沉,大伙可能都要笑出声吧。

反观广汽,明明一手好牌,末了却成了坐冷板凳的。

财政报表好像坐滑梯,2024年营收一下少了17个点,销量掉了一大截,连省里的GDP都被重庆秒杀。

其实这种打脸,不光是数据的问题,真正“扎心”的点还是在机会错过以后才明白。

网上段子说得好:“什么时候你觉得机会还多,那机会其实已经走远了。”

当时广汽还自信满满,觉得找华为合作没啥好紧张的,说不定还能叫个价,可谁料连口汤都没喝上,现在回头再看,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说起来,广汽其实跟华为还是有点感情牌的——都遭遇拒绝的老朋友了,结果呢,说亲不如说近。

华为现在要拼智能化,把自家造车当作和BBA硬杠的主赛道,哪里还分什么“血缘”远近。

广汽再打感情牌,其实早已失去先机,人家都站在智能驾驶新高地上招手,留给旁观者的只有挥之不去的遗憾。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别说广州跟重庆的较量了,这里一点没有地域歧视,纯粹就是谁抓住风口谁上位,发展就是这么现实也是这么残酷。

再瞅瞅东风小康,当年也没人想到人家关键时刻迎难而上,把全部身家押给华为,成了后来爆款的幕后推手。

这事儿搁在当时看,多少有点“逆风翻盘”的劲头,毕竟东风小康本身就命悬一线,成败也不过就是再搏一把。

而广汽不同,家底殷实,没把这个新伙伴当回事,最后却被反超在身后,只能认栽。

有时候命运这东西就像斗地主,别人加倍拼命闯关,你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顺子,最后谁赢谁输,其实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一边跟着华为合作,一边也保留了自己的姿态,不像东风小康那样孤注一掷。

整个过程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这不光是企业智慧,更有几分“大厂不能低头,一低就找不到脖子”的自嘲。

你看上汽总裁那风采,跟余承东同台时的神情,真有点“打工人见老板”的味道,有点好笑也有点心酸。

问界、智界、尊界、享界,这一连串产品发布,彻底洗牌国内中高端市场,直接冲击了BBA地位。

别的不说,看看赛力斯跟华为搭上线之后,头一年的营收才一百来亿,2023年也就三百来亿,2024年直接飞天,营收一千四百多亿,重庆GDP也拉着广州往下坐。

细思极恐!

都说襄阳的米,郑州煮不了稀饭,意思就是机会给到手里你没抓住,下秒转给别人就是人生翻篇。

此刻广汽也没脾气,哪怕又哭又闹打出“同是广东人”的人情牌,直白的现实却让他只能做壁上观。

没分析错的话,广汽原先那个11:0的投票结果,过去几年想必悔个肠子都青了。

至于最后,华为留点情面,和广汽合力推出一款名为“华望”的车型,看起来是雨露均沾。

但懂行的人都明白,这种合作更多是给个台阶下,真正的核心资源、市场红利早就被吃光了。

华为那边还有大棋要下,哪有空给过去的老搭子分羹?

大家各自安好,做不成夫妻还能当朋友,但这真正在市场上的地位已是天差地别。

说到这里,有人打趣,上汽靠第五界成功入局,广汽成了落寞的旁观者,这背后的玄机不是谁能玩得转,而是能不能看清大势、敢于破局。

东风小康虽然底子差,但有点背水一战的劲头,硬是拼出一条路;广汽太饱和,反倒错失了窗口期。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没人能一直踩在风口上,但谁敢冲,谁就有可能飞上天。

或许有人觉得,广汽的失误其实不能简单归结为领导短视。

按照那时候的逻辑,是个人恐怕都会犹豫:新玩家跨界来,气势汹汹还要管东管西,说要主导,真的吗?

谁都怕家里地盘被抢,怕辛苦搭建的金饭碗一夜被人砸了。

只可惜时代快马加鞭,赌对了瞬间登顶,赌错了眼睁睁看着别人走远。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如果再遇见,要不要再相信一次天降贵人?

说到底,不等你想明白,机会就已经溜走咯。

到现在,广汽想和华为谈的可是再难门道。

人家华为也不稀罕抢国产低端市场的蛋糕,人家要做的是“汽车界的博世”,分分钟盯着高阶对手嗷嗷直追。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广汽想再补课,可能只能寄希望于下个风口。

唏嘘感叹间,有的企业起飞,有的企业仰望,脑子清醒的都该明白:机会来的时候真得果断,哪能拖拖拉拉地犹豫。

你看着别人吃肉喝汤自己在门口徘徊,还怪人家不给面子,现实啊,真的不管你是谁。

这社会大角色交换往往就一瞬间,差别可能只是一句“要不要试试”的念头。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放不下身段,守着旧山头,时间久了,风口就成了别人的起跑线。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一把好牌为什么会打烂,不就是这样一犹豫一退缩嘛!

你怎么看上汽和广汽这一场“半路回头与意难平”的竞赛?

上汽回头找华为,广汽错失风口,东风小康后来逆袭-有驾

你觉得下一波风口,企业们敢冲吗?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你的看法——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成为逆袭主角的是谁。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