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革命?银河L7 EM-i全域AI黑科技,11.58万档新玩法,我开完彻底服了
01
上周我们编辑部刚接手了一台银河L7 EM-i。同行说这车AI用得玄乎。到底是个啥?我个人其实挺抵触那些‘智能座舱’、’AI语音’的,讲真,市面上能用的没几个。结果,这车还真让我有点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先不聊那些高大上的宣传。简单讲,这车实际落地价就是11.58万元起。照往常这价位,智能体验能用就不错了。银河L7偏偏不走寻常路,什么‘全域AI’、‘无图决策’、‘多模态交互’全都上了。说人话就是你懒得动手,它能帮你‘猜心’。这配置直接把市面同级别的车给按住了。
有一说一,这车最狠的不是座舱大屏,也不是语音助手。真正打动我的是动力策略。比如我那天走环路堵得一塌糊涂,导航提示前方还得堵半小时。我刚想自己切电驱,车自己就提前攒电了。堵车全程电驱,油耗缩水。出城一脚电门,高速切燃油,顺滑得像我家那台丰田混动。不用人为瞎折腾。说实话,这不是高科技,是‘懂你’。
不停自嘲下,我有次图省事压根没开导航,想着AI跟着瞎猜估计不准。结果银河L7居然把我每天上下班的路线都记住了。能耗策略自动优化,像个看不见的老司机坐副驾驶那样规划。让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我一下轻松不少。之前我吐槽传统电混‘傻卡卡’只认导航,银河L7这一点真的有进化。
02
再说座舱。现在很多车屏幕越做越大,功能越做越多,用起来要命。银河L7把主驾和副驾体验彻底分开。比如我编辑部同事要追剧,用16.2英寸独立大屏自嗨。我只需要看自己的AR-HUD,25.6英寸信息抬头就跟裸眼导航差不多。互不打扰,家人可以各玩各的,省去了不少家里的“座舱争霸战”。
最诡异的点还在Flyme Auto系统。语音指令反应挺快,手势也识别得行吧。你一边喊‘我要导航回家’,一边手指在空中晃,车基本没出过糗。感官体验算是目前用过中等以上。
再插句闲话,银河L7的OTA系统区别于很多低端国产电车。不是那种“你升级一次,UI又变丑”的操作。实际用下来,每次OTA后功能确实在不断变强。安全系统、能耗管理甚至人机交互,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来点新花样。像是这车跟你一起成长的伙伴,而不是死板的工具。
03
说到这,我发现一个新问题。很多人总觉得“AI加持”就是多喊几声“你好吉利”。其实全域AI的核心不在于喊口号,搞的是底下那套数据决策。打个比方,传统混动跟AI混动的差距,就像同样是下棋,一个看棋谱死记硬背,另一个会自己琢磨如何赢。银河L7就属于后者。
不少车厂宣传智能座舱,结果副驾驶一碰屏就把车主导航关了。银河L7带来的分工与AI进化性,实际体验下来才知区隔。再提一次,起步价11.58万,这玩意在当下同级别里是破局者。
04
最后,让我提点老司机才会关心的。银河L7的安全和能耗是有底线的。OTA升级不断优化,GB 9743-2024汽车相关标准也在做背书。用车省心,不用天天琢磨哪儿被割韭菜。功能和价格之间,银河系这次给够了诚意。
简单总结吧,开了这么多年车,能让我主动推荐家里人买的车型不多。银河L7 EM-i靠全域AI和场景优化真的做到了“恰到好处”。说是智能出行新时代,有点夸张,但省钱、省心、体验到位,确实值这个价。下次要是科普“智能车到底卷到哪里了”,我估计还得拿L7做案例。
这波AI出行,谁说国产没好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