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最近又开始整活了,把新车Z20跟川超成都队搞了个联名。讲真,车企搞体育营销这事儿,已经是典中典了,属于那种你不搞一下,都不好意思在圈里混的程度。本质上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大家都是演员,在台上表演自己很年轻,很懂潮流,主打一个“不务正业”。毕竟车嘛,光会跑有什么意思,得会玩儿,得有精神属性,得能让你觉得买了它,你就不是在买一堆铁,而是在投资一种信仰。
你看,领克之前在TCR赛场上“六年七冠”,这肌肉秀得梆梆硬,给自己贴满了“运动”和“拼搏”的标签。现在把这套基因从赛道挪到绿茵场,逻辑上没毛病。足球嘛,国民运动,粉丝基数大,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不就跟现在的电车市场一模一样吗?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不存在中间态。通过足球,领-克Z20想告诉大家:嘿,年轻人,看过来,我跟你们一样,热血,还带点疯。
然后他们就开始讲性能了。说是基于什么纯电界公认的“操控好底子”SEA浩瀚架构。一堆名词砸过来,麦弗逊前悬,五连杆后悬,后驱电机。听着特别玄乎,好像开上它就能去跑纽北。但这套底盘悬挂,参数拉满,绝对是工程师的骄傲。可问题来了,我作为一个每天在早晚高峰蠕动的中年人,要这么好的“遛弯的艺术”干嘛?去跟外卖小哥玩儿闪电战吗?还是在菜市场门口表演一个原地漂移,只为抢到最后一个车位?
我跟你讲,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是马路上的老头乐,而操控的终极考验,是你家小区那个神出鬼没的保安大爷和他手里那个可以拦下一切的道闸。只要大爷手抬得快,你什么五连杆都得跪。所以,这些实验室里的参数,听听就好,别太当真。真正的战场,比你想的要魔幻得多。
动力也是,零百加速5.3秒。快不快?当然快。太阳看了可能都要一个趔趄。但这个快,在绝大多数时候,意味着你可以在红绿灯变绿的第一秒,就冲到下一个红绿灯口,然后接着等。领先了身后那辆五年车龄的卡罗拉半个车身,赢得了中年人虚无的尊严。这种胜利,除了能让你多刷两个短视频,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最有意思的是补能。说是同级最快的4.5C闪充,15分钟就能增加370多公里续航。这速度,已经不是充电了,这是修仙渡劫。充电桩就是你的天雷,扛过去就飞升,扛不过去就成盒。现在车圈就是这样,一个比一个疯,一个比一个卷。你搞个闪电战,明天就有人敢直接把充电口怼进发电厂。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这就是。我活不了,大家都别想吃饭。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充电比喻成修仙渡劫,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但仔细一想,又他妈的非常贴切。
还有那个6.6kW对外放电功能,说是能让你在户外看球的时候烧烤、K歌。这个场景我想象了一下,一群人围着一辆电车,一边看着手机里川超的直播,一边烤着滋滋冒油的腰子,音响里还放着“阳光彩虹小白马”。这画面,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觉得地球文明的艺术形式真是难以理解。
当比赛结束,钻进车里,各种舒享配置开始轰炸你。8.3平米的软包,两万多个孔的座椅,还有那个叫“懒懒零压躺椅”的玩意儿。这些东西好不好?当然好。但说句实话,我作为一个真实拥有过好几辆电车的人,在经历了两个小时的晚高峰堵车后,你给我一个龙椅我坐着也烦。这些配置就像是压缩毛巾,听着很大,用起来也就那么回事。说起来,我上次买的压缩毛巾,泡开之后还掉毛,真是见了鬼了。真正能安抚我的,可能只有手机里郭德纲的相声和家里那张被我睡出坑的旧沙发。堆!都可以堆!反正最后都是消费者买单!
所以领克Z20到底在干嘛?它诞生在成都,非要跟川超成都队的“拼搏精神”共鸣。精神上的共鸣,这玩意儿最玄学了,比品牌光环还虚无。就像你爱上一个品牌,比如苹果,你不会去管它信号好不好,充电快不快,你爱的是它本身,是那种感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领克也想成为这样的品牌,它在努力,在整活,在告诉你,它不只是一辆车,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任意门。
所以,领克Z20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这个已经疯掉的市场,变得更加好看了。所有车企都不装了,摊牌了,用最疯狂的配置和价格,进行一场黑暗森林里的终极猎杀。我喜欢看戏,尤其是这种你死我活、不要命的戏。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