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

最近咱们身边聊起车,话题总也绕不开新能源,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还有咱们国产的比亚迪、蔚来、理想,一个个都像是从未来开过来的,让人感觉燃油车的时代是不是马上就要翻篇了。

特别是看到比亚迪一个月卖出几十万辆的新闻,大伙儿心里都挺自豪,觉得咱们的汽车工业总算是扬眉吐气,要弯道超车了。

可就在咱们热火朝天讨论谁是下一个“特斯拉”的时候,一个我们以为有点“老派”的品牌,却在全世界的范围里,悄悄地干了件大事,这个消息,可能得让咱们冷静下来,重新看看这个世界汽车市场的真实格局。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咱们先来看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可能有点颠覆咱们的日常认知。

今年上半年,丰田汽车集团,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满大街跑着卡罗拉和凯美瑞的丰田,在全球总共卖出去了超过五百四十万辆车。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那我们找个参照物。

排在它身后的,是德国的大众集团,卖了四百三十多万辆。

这么一算,丰田光是上半年,就比第二名多卖了一百多万辆。

一百万辆是什么概念?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这几乎相当于咱们国内一个二线汽车品牌一整年的销量了。

也就是说,在全球这场汽车销量的“考试”里,丰田不仅是第一名,而且是把第二名甩开了好几个身位,自己一个人跑在最前面,后面的人连它的尾灯都快看不见了。

这时候再回头看看咱们引以为傲的新能源品牌,比亚迪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一百二十多万辆,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成功挤进了全球销量前十名,这是咱们中国品牌的历史性突破。

但是,把这个数字放在丰田的全球大盘子里一比,我们就会发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心里会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

全世界不是都在喊着要电动化吗?

怎么最后大家还是用真金白银去买了丰田?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难道我们天天在网上看到的电动车热潮,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

其实,这背后丰田的玩法,那才叫一个“老道”。

它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跟特斯拉、比亚迪在纯电动这条路上死磕。

恰恰相反,它走了一条非常务实,甚至可以说有点“鸡贼”的路子,那就是混合动力。

这个混合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油电混”,对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它既有发动机,也有电动机,但又不需要你专门去找充电桩充电,车子在行驶和刹车的过程中自己就能把电充上。

它的好处显而易见:省油。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一箱油跑个八九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轻轻松松。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这简直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你想想,一方面,油价总是起起伏伏,能省点油钱总是好的;另一方面,很多人家里没有固定车位,安不了充电桩,或者嫌节假日跑长途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太麻烦。

丰田的混动车,正好就解决了这两个最大的痛点。

它不像纯燃油车那么费油,也不像纯电动车那样有里程焦虑。

这种“既要又要”的中间路线,恰好就抓住了全球最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所以,当咱们国内的新势力们都在纯电领域里“卷”生“卷”死的时候,丰田却靠着它成熟可靠的混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默默地收割着市场。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最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市场,虽然丰田整体销量有轻微下滑,但它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反倒是涨了。

原因很简单,价格便宜的纯燃油车卖得少了,但价格更高、利润也更丰厚的混动车型和雷克萨斯品牌卖得更好了。

这说明,即便是在新能源渗透率全球领先的中国,依然有大量的消费者认可丰田的混动价值。

当然,我们这么说,绝不是要贬低咱们自己的比亚迪。

比亚迪的成功,是实打实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骄傲的。

它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在新能源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

比亚迪进入全球前十,这本身就是一个里程碑。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这个大棋盘上,比亚迪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丰田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它的混动技术,更在于它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北美是它的利润中心,东南亚、中东、南美是它牢不可破的基本盘。

这种全球化的布局,让它有极强的抗风险能力,不会因为某一个市场的波动而伤筋动骨。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驾驶着一艘巨轮,在全球的海洋里航行,虽然有时候会遇到风浪,但航向始终稳定。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比亚迪现在就像一艘动力强劲的冲锋舟,速度飞快,势头凶猛,但在远洋航行的经验和全球航线的覆盖上,还需要时间去积累。

再说说赚钱能力,这就更是丰田的“绝活”了。

根据它的财务报告,丰田一年赚的钱,可能比我们国内所有主流汽车公司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么能赚钱,那它的车肯定卖得很贵,是在“割韭菜”吧?

但事实恰恰相反。

就拿国内市场来说,卡罗拉、雷凌这些主销车型,终端优惠完的价格,已经和很多国产车差不多了,性价比非常高。

一边是全球利润王,一边是亲民的价格,这听起来很矛盾,但背后是丰田几十年来练就的“独门武功”——精益生产。

丰田全球销量夺冠,甩开第二名100万辆,比亚迪冲进前十-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它在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用最低的成本造出质量可靠的车,所以即便卖得不贵,它依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巨人,也并非没有弱点。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丰田的“慢”就显得特别明显了。

这个“慢”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上。

当你坐进一辆咱们的国产新能源车,看到的是超大的中控屏幕,随叫随到的智能语音助手,还有越来越好用的辅助驾驶功能,那种科技感和便利性,确实会让人眼前一亮。

可你再坐进一辆同价位的丰田车里,那个车机系统,那个内饰设计,实话实说,确实会让人感觉有点跟不上时代。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今天,这无疑是丰田最大的短板。

这也是我们中国品牌最大的机会所在,我们用更好的智能化体验,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这一点,丰田自己也意识到了,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追赶,但能不能追上“中国速度”,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