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一开场,汽车圈的“锣鼓”就敲起来了,每家都卯足劲在秀肌肉。可在一片新能源风头正劲的吵闹声中,吉利居然带着“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燃油车,来了个高调登场。听起来有点反潮流,不少人估计会疑惑,这年头谁还买油车?不过吉利显然没那么慌,他们有备而来。
市场数据怎么说?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燃油车占乘用车市场49.9%,差不多撑起了半壁江山。电车冲得猛,油车还没被拍死在沙滩上,日子还是能过。吉利去年底就放了风,说搞“油电并行”的战略。这次东方曜系列亮相,既是向老派玩家们敬个礼,也是给燃油车市场添把火。
说说这东方曜系列吧。动力总成上,一个2.0TD高功发动机加上爱信8AT变速箱,被人夸成“黄金组合”。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星瑞车型百公里加速做到6.5秒,星越L也有7.3秒。数据一出,油车老炮们都得点头,动力、加速、底盘表现还真不含糊。这套CMA线控底盘加点AI数字底盘,说白了就是人车合一,方向盘跟手,底盘听话,科技和机械各司其职,开的时候不飘不躁,刺激与安全兼顾。
豪华感这件事,吉利不玩虚的。说自己“新豪华”,不是光靠皮质座椅和大天窗撑门面。他们从敦煌文化里挖了灵感,推出专属车色——月牙青、莫高蓝、丹青,看着有点中国画的味道,跟西方大logo那种贵气不太一样。这种“归属感”,其实是要让你觉得,开车像在中国画里,既有颜又有故事。
科技层面更不能掉队。一台燃油车能有多智能?吉利拿出来的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说是车里的“中央超级大脑”。搭上千兆以太网,信号传输速度提升了200倍,车机再不是反应慢半拍的“老年机”。FOTA无感升级,说白了,就是车子能远程悄悄升级,不用到店搞大保健。星瑞AI大模型和Flyme Auto智能系统,语音交互、智能驾驶辅助都给安排上了。以前燃油车总有点落后的标签,这下子终于甩掉了“傻大黑粗”的帽子,智能化搞得像模像样。
其实在这届成都车展,看得最清楚的,还是市场的风向变了。新能源越来越讲场景和细分,什么家用纯电、长途插混、城市微型啥的,各种组团出新款。油车呢,一度被打压得喘不过气。偏偏吉利逆流而上,扛着东方曜系列入场,等于给燃油车信心打针:市场没死,空间还在,谁敢说油车玩不转了?
这种“油电并行”,相当于把蛋糕分成两块,一边尝鲜新能源,另一边坚守燃油阵地。吉利这一手,多少透着点老练——既怕失了新赛道,又不想丢掉老阵营。业内其实都知道,中国汽车市场没那么单纯,既要新潮,也要根基,能两头都抓的,才是个中高手。
话说回来,吉利的东方曜系列,不只是在技术上提档升级,更是在设计、文化和体验上做了融合。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在燃油车里“搞点不一样的花样”。比如那几款车色,真是拿了中国传统色系,不像有些品牌一味地追求国际范。吉利给用户的,是一种“中国审美”,开出去就是自己的标签。有人喜欢北欧极简,有人偏爱德系严谨,但吉利这次玩的是“东方意境”,让你有种自己就是故事里主角的感觉。
再看智能化这套东西。传统油车总被说“傻”,主要是车机系统慢得要命,导航起步都得缓半天。可这回,GEEA 3.0加上一通AI,信号传输快了200倍。车子不再只是个交通工具,而变身成了“随身小管家”。你只用喊一声,导航、音乐、自动泊车啥的都有反应。要是再坐上座椅,感受那份“高级感”,说不定会有点小庆幸,燃油车也能跟智能挂上钩。
有人会问,燃油车的未来到底咋样?其实市场规模摆在那里,近五成还是靠油车撑着。新能源虽猛,布局还没能全面覆盖,燃油车短期内不会被边缘化。吉利这次出的东方曜系列,就是要给行业打个样:油车还是能玩新弄潮儿,但得在动力、智能、设计、文化这些环节反复精进,别光靠旧瓶装新酒。
这届成都车展也是个“照妖镜”,把市场真实状态全暴露了。新能源一路高歌,但燃油阵营也不甘示弱。这种你来我往的格局,相当于百花齐放。吉利能在燃油车上还愿意重金投入,背后一定是看准了用户多样性的需求。毕竟有些人爱快充,有些人就好一箱油能跑一天,各种想法都有。吉利的“油电并行”,不是押宝,也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一个老辣选择。
说句题外话,汽车消费升级就是一场“持久战”。谁都知道,用户不再满足于“能跑能停”,更看重智能、文化感和体验。吉利把智能化做到燃油车里,其实是把那些新能源专属的“待遇”平民化了。不管你开的是油车还是电车,享受都得跟上时代。东方曜系列这个动作,对整个行业其实就是这么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
看东方曜系列的配置,也能发现油车升级的诚意。不少传统豪华都在堆配置,但吉利这次更多是讲中国故事,包装与体验都下了功夫。比如内饰设计,融合现代风和敦煌美学,空间布局做得极致细腻,无论是主驾舒适性还是后排体验,都给足了分量。你坐进去,也许体会到的不光是“贵气”,更有一份“归属感”。
说到底,车市这几年风云变幻,谁能把握好节奏,谁就能笑到最后。吉利出的东方曜系列,不求一下子颠覆燃油车市场,但确实给了行业一个新思路:油车也可以讲智能,也能玩文化,还能兼顾中国审美。这种“软硬兼施”的路数,显然不是一阵风,更像是一条长线策略。
再聊聊用户感知。现如今,汽车消费选项多得让人挑花眼。可真正买车的人,最关心的还是日常用起来顺不顺,是不是能兼容各种变化。吉利在东方曜系列里做的那些突破,其实就是要打破用户对燃油车的刻板印象。谁说油车不能智能?吉利偏要给出不一样的答案,让这台车既能跑得飞快,也能说话、能思考、能随时升级。
成都车展现场的气氛,都被这种“逆流而上”的精神感染了。燃油车不是退场了,只是换了一种活法。吉利的做法,让大家看到,汽车市场不是只有技术革新,更有文化融合。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就是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造出了既有技术含量,也有中国味道的新一代燃油车。
可以说,吉利是“入水不怕浪,入阵不怕强”。在新能源这波洪流里,东方曜系列像个有主见的年轻人,在场上站成了不一样的风景。外界怎么看是别人的事,吉利认准自己的路,有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韧劲。这种坚持和创新,正是中国车企能够不断突破、逆势而上的底气所在。
最后一句话:别让潮流蒙住双眼,好东西,适合自己就行。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