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快到头了,江浙一带还在下雨,空气带点湿。晚上楼下小区车位转一圈,新到的一辆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驱,落户刚两天——车主阿盛跟邻居聊天,说18寸轮圈,工信部宣称830公里,电池有78.4度,这数字听着挺玄乎。
“电池是圆柱的那种,NCA材料对吧?”有位搞修理的老江插话,“耐用是真的,散热不闹心,电池包下雪天冻牢也不怕。就是出保以后要是真小单元坏了,修起来麻烦。”他扯着方言,抱怨最多还是怕电池出点小幺蛾子。倒是群里另有车友,试过新车,一脚电门下去,推背稳,有劲。后驱嘛,动力挺流畅,永磁不同那种顿挫,城市里踩几下感觉轻巧。阿盛说新3后备厢能塞下高尔夫球包,去年老款还嫌小,新款有改一些。
倒有个不常说的——车厢隔音据说换过材料,阿盛媳妇吐槽副驾驶听不见胎噪了,反倒是高速风声比以前有点多。还有空调滤芯,官方没大肆讲,这批车据说理论上能过滤掉火锅味儿——当然,没人真去车里吃火锅。用车手册里也写了,一个冷门操作是BMS管理系统能自己学习电芯健康度,每三个月开个远程诊断也推荐一次,有时候会显示最近充放电次数——这种小细节,老司机群里倒是把它当噱头。“卖点写得天花乱坠,但真要电池出点问题还是得等拖车。” 修理师傅摇摇头,“这玩意不敢随便动。”
说到买车的理由,其实除了电池能跑,另个司机小伍更直白:“图个皮实。上海郊区小区里,充电桩争抢,Model 3慢充一宿不闹心。”不过也有槽点,高速桩补能速度一般,比亚迪新刀片电池今年测的快多了,号称6C,5分钟能补小400公里。“特斯拉不跟风,说是考虑安全。可惜新车固态电池、超充啥的也木有。”阿盛半信半疑。他的表舅本来还说等新技术一出来立马上车,这下也只能再观望。“说什么技术瓶颈,不就是成本没打下来?”舅舅乐呵呵发语音。
至于自动驾驶,FSD倒是标了价,硬件都给你装好了,软件开不关的随政策。“本来说年底可能开城,结果一推再推。”销售老徐有次喝茶抹嘴说,“特斯拉新车想买自动驾驶吧,国内还真跟国外两回事,一半噱头一半营销。”市区里摄像头指示灯下偶尔能试试自动跟车,踩死不用担心,弯路窄巷还得自个看着。
说点业内八卦,老江曾经修过一台磕底盘的Model 3,传说市政马路口井盖翘起,一脚油门过去,电池包竟然没爆,底盘护甲的厚度比很多国产车实在。可一转头副驾驶的手套箱老关不紧,据说新批次还有不少尾灯渗水的投诉,微信群时不时冒出几个售后预约的截图。某家特斯拉老店前阵还流传,换刹车片特斯拉比宝马都贵,还没有原厂减振器单独零卖,非得整套换。
以前主流观点都说,Model 3三电系统还是领先的,续航宣传敢标高。不过真落到日常,也就城里跑跑,郊区露营,靠得住是可以,想大刀阔斧改装、高性能折腾,反而不如老早那波自主电轿玩乐趣。
对了,入手三个月后,阿盛发现一件怪事:雨天久了,辅助转向偶尔有点轻飘,有人说是软件算法优先省电,不是方向机问题。修理站还没查出来,群里调侃“这算不算特斯拉的另类护航?”再往后谁知会不会有新花头?反正这车在小区老车位里——隔壁宝马车主边晾衣服边嘟囔,“电车省心是省心,就是怕哪天软件又整幺蛾子,手机APP没信号,想调座椅都脱手套。”
这事搁在这台新Model 3每天一圈两圈的电梯库下,娃放学回来三脚上车,没人太计较工信部那几百公里的数字——只看明天早上按下钥匙,有没有新软件要升级。听群里的老王讲,像这种“永远在变”的车,二手到第三年就有别的故事了。不过谁又真的在意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