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车市并不太平。腾势N9摆在展厅里,冷冷清清,销售还在刷抖音。而另一边,领克900的展台像免费发可乐一样热闹。两台车定位类似,尺寸半斤八两,价格却差了八万块。结果领克一个月卖出六千多台,腾势却死死停在两千多。有人疑惑了:“贵那么多,大小差不多,他们差到底在哪?”
让我们先从表面现象入手。不少人天然相信,贵的东西理应更好。腾势比领克大一圈,配置摆着激光雷达,电池是比亚迪家的最新黑科技。听起来高端,实际上买车的人早已不再盲目。他们研究论坛、比配置、算补贴,最后发现那几厘米轴距根本不值八万块。而且,领克该有的基本功能全都有,比如无感进入、语音控制、远程车控,甚至连主动安全都标配。到头来,你多花的钱,好像只是买了一个没人认识的新牌子。
名字这事儿,表面上看不值钱,实则贵得很。领克玩了几年了,县城四处都是4S店,朋友三舅家的表哥都能带你去试驾。腾势呢?听都没听过,想体验还得跑场市里。曾有一位“新能源达人”兴冲冲带朋友去看N9,结果绕遍了五环还是没找到门店,只能在网上看看配置表。这事搁在汽车圈,简直是自绝于人民。买家不是不想掏钱,只是你得让他们能摸得到车。
聊售后,有人说腾势“新气象”,但新气象往往带来新问题。领克用的是吉利平台,配件便宜又容易找,县城修理厂师傅都修过。宝妈们最在意这个:“孩子一闹腾,谁还有空研究什么激光雷达?车坏了要修赶快修,不然连奶粉都耽搁。”而腾势这边,哪怕电池好,没人敢保证两年后零部件还好买。硬件再强,生活里能不能用,才是真问题。
配置这一关,年轻人嘴上说科技至上,心里其实想省事。不少腾势车主发现,激光雷达、矩阵大灯、自动泊车,试驾时很炫,买回家仨月摸都没摸过。反而领克主攻基础功能,把用车变成“低调地舒服”。论坛里领克的用车贴,都是日常吐槽加实用建议,腾势那边发技术参数,却没人点进来。
再看新能源补贴。深圳新政一出,大家都算得飞快。但腾势N9起步三十七八万,补贴下来也没法把它拉到“亲民档”。反观领克,价格本就压得低,政策一推马上比同级合资车划算。不论年轻小白还是老司机,望一眼价格表,默默把腾势划到“土豪选项”。补贴从来不是救命稻草,只是雪中送炭,主要还是看车企自己有没用心。
营销渠道更不用说。销售员坦言,腾势现在主攻线上,展厅人比桌椅还少。而领克天天推新门店,搞会员活动,试驾还抽奖,买车的人一圈圈地轮。新老客户都能拉来探店,等于白送优质流量。汽车这行,有时候不是你车有多好,而是你能不能让人先看到车。
讲到最后,为什么两家车销量差这么多?本质上,腾势靠高科技和新品牌,卖个高价;领克靠成熟平台和广阔渠道,把价格压到“人人都能伸手够到”。车的尺寸不是决定性,配置谁都能抄,真正的分野在品牌认知、售后体系、销售渠道,还有价格底线。大家买车,是生活消费,不是参加科技博览会。能说服爸妈,能把小孩安全接上学,20分钟能找修理厂,别让钱包伤筋动骨,这就是好车。腾势如果换个打法,降点价、进点社区,多让人摸几把方向盘,说不定还有转机。但在七月的中国车市,主打高端的新品牌,想和老牌子抢血循环,只能等下一波潮水。
说到底,“高大上”从来不等于“好卖”,一切高科技在消费者面前都是浮云。八万块的价格差,不是飘在空中的技术,而是落在脚下的渠道和日常体验。买车的道理很简单,谁让钱包不疼,谁就能笑到最后。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