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朋友老王刚提了辆新车,不是什么新能源“网红”,而是一台低调的合资SUV——日产探陆。我问他:“现在都2025年了,新能源满地跑,你怎么还选燃油车?”他嘿嘿一笑:“你猜怎么着?这车现在落地才17万多,2.0T+9AT,尺寸比汉兰达还大一圈,真香!”
说实话,我当时就有点上头。17万买一台合资中大型SUV?还是2.0T动力?这价格放几年前,想都不敢想。可转头一查销量,我愣住了:8月才卖了520台。这车到底是“宝藏神车”,还是被市场无情抛弃的“老咕噜棒子”?
外观:大气稳重,但不够“出片”
先说颜值。探陆这车,走的是那种“成熟大叔”路线,前脸大尺寸V-Motion格栅配上分体式大灯,气势是有的,开出去不会掉面,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还是稳的。车身线条平直硬朗,长度5米13,轴距2米9,停在路边那叫一个“走路摇头晃脑”,回头率不低。
但问题也在这儿——它太“正”了。放在今天这个看脸的时代,人家小米YU7、理想L6一个个都像未来战士,灯厂玩起光影秀,探陆这套设计就显得有点“老实过头”。年轻人拍照发朋友圈?不好意思,它不是“出片利器”,更像是一位踏实过日子的中年顶梁柱。
内饰:够大够用,但不够“聪明”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空间真顶呱呱!6座或7座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带扶手,跷个二郎腿没问题。第三排也不是样子货,成年人短途乘坐完全OK。座椅放倒,直接变“床车”,露营躺着看星星,美滋滋。
可再往细节看,问题就来了。中控设计跟奇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12.3英寸大屏是有了,可UI界面老气,塑料感也没完全摆脱。语音控制?有。OTA升级?支持。但反应速度、功能丰富度,跟理想L6那种“把客厅搬进车里”的体验比,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你说它配置低吗?不算低。但你说它智能吗?真不够智能。 现在消费者开车,早就不满足于“能开”,而是要“会聊”、要“懂你”。探陆在这块,明显慢了半拍。
动力:2.0T+9AT,够猛但不够省
动力系统是探陆的强项。全系2.0T VC-Turbo发动机,252马力,376牛·米,匹配9AT变速箱,百公里加速8.35秒。这个数据,支棱起来了!日常超车、高速巡航,动力随叫随到,完全没有小马拉大车的憋屈感。
但代价是什么?95号汽油+近9L的WLTC油耗。按现在油价算,一年跑2万公里,光油钱就得1万出头。相比之下,理想L6这种增程车,市区用电,一公里几分钱,长途用油还省油,用车成本直接打脸传统燃油车。
更别说,探陆还没四驱版本可选,面对复杂路况,底气不如新能源SUV来得足。
智能化:L2有,但不够“贴心”
探陆标配了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跑高速时能帮你减轻疲劳,这点必须点赞。
可问题是,现在的L2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了?人家小鹏、小米都能城市NOA了,你还在基础功能上打转。自动泊车?有,但识别率一般。语音助手?能听懂“打开空调”,但听不懂“我有点冷,调高两度”这种自然对话。
智能化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用”。探陆的车机,就像一个能完成作业但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勉强及格,谈不上优秀。
安全性:日产老底子,扎实但不惊艳
安全性这块,日产一向靠谱。探陆车身结构用料扎实,气囊给得也足,碰撞测试成绩中规中矩。动态稳定控制系统、ABS、ESP这些该有的都有,日常开很稳。
但对比新能源对手,它少了些“黑科技”。比如理想L6的哨兵模式、远程监控、紧急呼叫,这些功能在新能源车上已是标配,探陆却没有跟上。
横向对比:同价位,它输在哪?
我们拿它跟同价位的几款热门车比比:
1. 理想L6(约25万起)
优点:空间大、智能化拉满、增程无续航焦虑、内饰豪华感强。
缺点:品牌历史不如日产、后期电池维护成本待观察。
对比结果:理想L6贵了几万,但智能体验和用车成本完胜。探陆便宜,但用起来“肉疼”。
2. 本田冠道(约22万起)
优点:动力强、油耗相对低、保值率高、驾驶质感好。
缺点:只有5座,空间灵活性不如探陆。
对比结果:冠道更偏向驾驶者,探陆更偏家用。但冠道没降到17万,价格优势不在。
3. 比亚迪唐DM-i(约20万起)
优点:插电混动,可油可电,油耗低至5L以内,绿牌不限行。
缺点:底盘质感略逊于合资,品牌溢价稍弱。
对比结果:唐DM-i在燃油经济性和政策优势上碾压探陆,探陆只剩“合资”光环。
为什么降价也“劝退”?
探陆降价6.95万,从24万干到17万,按说应该“炸场”。可现实是,消费者不买账。为啥?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这车降价,不是“真便宜”,而是“清库存”。日产这是在“豁出去”了,但消费者不傻,知道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你降再多,也改变不了它是燃油车的事实。
更扎心的是,17万现在能买到什么?零跑C16、深蓝S7、比亚迪唐……这些新能源车,智能、省油、配置高,探陆拿什么拼?
结尾:时代变了,车也得变
探陆不是一台差车。它空间大、动力强、坐着舒服,放在五年前,绝对是“国民神车”候选。可现在,它像一个穿着西装参加电竞比赛的老将,技术扎实,但节奏跟不上。
价格战打不赢时代战。日产这次“跌冒烟了”式的降价,看似诚意满满,实则暴露了传统燃油车在新能源浪潮下的无力感。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的旧东西”,而是“值得的新选择”。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考虑17万的探陆吗?
还是说,你更愿意多加几万,买一台智能化拉满、用车成本更低的新能源SUV?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