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

朋友们,说到泡水车,你们心里会不会咯噔一下? 我刚读完一篇关于深圳暴雨后车主遭遇的报道,真是让人感慨——买车不容易,养车更操心,遇到天灾还得跟保险公司、4S店来回周旋,太煎熬了。

报道里讲到两位深圳车主的经历。 何敏那台红色MINI,停在沙湾河边,眼睁睁看着水漫过车顶,心里得多难受。 李海迟更曲折,水位接近仪表盘,理赔过程简直是一波三折,跟4S店吵完又跟保险公司拉扯,最后打了银保监投诉电话12378,折腾将近一个月才拿到八折保额的赔付。 看得我都替他捏把汗。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泡水车最后都去哪了? 我特意去查了查,原来大部分会被保险公司定为全损或推定全损,然后委托拍卖公司处理。 东莞凤岗就有一个很大的保全场地,停满了来自深圳、东莞的泡水车,很多还挂着粤B牌。 这些车起拍价不高,一两万就能竞拍,但溢价空间很小,通常加个几百块就成交了。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车被谁买走了? 大部分是修理厂和二手车商。 有些车经过维修翻新,重新流入二手市场;另一些则被拆解,零件进入流通环节。 说到这里我得提醒大家,泡水车和普通事故车不一样,它的损伤更隐蔽、更分散,尤其是电子线路和安全系统,隐患不是一般大。 哪怕外表翻新得再光鲜,里头可能早已埋下短路、起火甚至气囊失灵的风险。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强制规定禁止泡水车流通,也没有一套明确的分级标准。 这就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灰色操作。 有些二手车商故意隐瞒泡水历史,用“无事故、无火烧、无泡水”的话术吸引消费者,等到买家发现问题,往往已经维权艰难。 裁判文书网上就有不少这类纠纷,甚至有些第三方检测报告也信不过,真是防不胜防。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深圳「红色暴雨」后,一名泡水车车主的煎熬30天-有驾

你们要是最近在考虑买车,尤其是二手车,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尽量选择正规平台,买车前务必找靠谱的第三方机构做全面检测,特别注意底盘、座椅滑轨、保险盒这些细节部位有没有泥沙或锈迹。 合同也要看仔细,明确要求注明“非泡水车”,万一出了问题也有据可依。

话说回来,何敏的遭遇也有让人宽慰的地方。 她车里的笔记本电脑和云台相机因为买了意外险和随心换服务,理赔特别顺利,当天就拿到了赔付。 这也提醒我们,除了车险之外,随车物品的保险也很重要,尤其是经常在车里放电子设备的朋友。

一场暴雨,让那么多车泡水,也让那么多车主陷入焦虑。 我们在选车、用车的同时,真的要多一份警惕,多一份准备。 你们觉得呢? 有没有人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你们会不会考虑买二手车? 如果价格特别便宜,你会不会动心? 这样的车子,你们敢买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