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不少上了点年纪的车迷朋友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那就是福特福克斯,这台在中国马路上跑了快二十年的经典小车,马上就要正式停产了。
从全球来看,这车总共卖出去超过1600万辆,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这么一款家喻户晓的车型,怎么说停就停了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曾经的王者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聊聊。
要把这事儿说清楚,得把时间往回倒个二十年。
在2005年那会儿,中国的家庭汽车市场是什么样呢?
那时候大家买车,最看重的就是牌子硬、空间大、省心耐用。
所以,满大街跑的基本都是大众和丰田这些品牌的车,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稳重、踏实,是过日子的好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福特福克斯来了。
它的出现,就像是在一个全是成年人的聚会上,突然闯进来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一下子就把气氛给点燃了。
福克斯这车,从一进入中国市场,就跟别的车不一样。
它的样子设计得特别精神,线条很紧凑,看着就感觉很有劲儿,特别受当时年轻人的喜欢。
更重要的是,它开起来的感觉。
那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开的家用车,方向盘有点虚,过弯的时候车身晃晃悠悠的,主要就是图个舒服。
但福克斯不一样,它的底盘特别扎实,方向盘指哪打哪,开起来感觉车子特别听话,人车合一的感觉特别强。
很多人就是从福克斯身上,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驾驶乐趣”。
当时在国内,能跟福克斯掰手腕的,也就只有大众高尔夫了。
这两台车就像是班里的两个尖子生,高尔夫是各科成绩都很好的全能选手,而福克斯就是那个体育特别突出、充满个性的运动健将。
要说开起来的带劲程度,福克斯甚至比高尔夫还要强上一些。
很多人都知道高尔夫GTI是“小钢炮”,性能很厉害,但可能不太了解的是,福克斯家族里还有更厉害的角色,比如福克斯ST和RS。
特别是那个福克斯RS,简直就是一台披着普通家用车外壳的跑车,动力非常吓人,是很多车迷心中的梦想之车。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运动风格,福克斯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2005年到2014年这十年,可以说是福克斯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的年轻人,买车不仅仅是为了代步,还希望车能代表自己的个性和态度。
福克斯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既能日常家用,又能偶尔撒个野,所以它就成了“平民小钢炮”的代名词。
咱们看数据就知道它当时有多火了,全球总共卖了1600万辆,光是在中国就卖掉了500万辆,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说明中国的消费者是非常懂车,也非常欣赏福克斯这种有驾驶乐趣的产品的。
然而,花无百日红,再辉煌的过去也可能迎来转折。
这个转折点就发生在2018年。
那一年,福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给新款的福克斯换上了一台三缸的发动机。
这个决定,可以说直接动摇了福克斯的根基。
咱们得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想一想,大家这么多年来喜欢福克斯,图的是什么?
就是图它开起来那股子稳当、有劲儿的感觉。
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印象里,三缸发动机就意味着抖动、没力气,是廉价车才会用的东西。
福特可能觉得自己的技术很先进,能把三缸机做得不那么抖,但在情感上,消费者接受不了。
这就好比一个以力量著称的拳击手,突然开始学绣花了,大家自然会觉得味道不对了。
这个决定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福克斯的口碑一下子就崩了,销量也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往下掉。
曾经那个需要排队加价才能买到的热门车型,一下子就变得无人问津。
数据显示,换装三缸机之后,福克斯有一年的全年销量还不到2.3万辆,这跟它巅峰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果说换三缸发动机是福特自己犯下的一个大错,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就是给了还在泥潭里挣扎的福克斯最后一击。
就在福特还在为三缸还是四缸的问题头疼的时候,我们国内的汽车品牌已经换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开始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了。
这一下,整个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都变了。
过去,福克斯引以为傲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在电动车面前变得不值一提。
现在花个二十万左右,买一台国产的电动车,那个提速的迅猛感觉,比当年几十万的性能车还要刺激,而且还是安安静静的。
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他们对车的需求也变了。
他们更看重车里的大屏幕是不是够大、够智能,语音控制好不好用,自动驾驶功能强不强。
福克斯那些传统的机械优点,比如底盘调校得有多好,过弯极限有多高,在这些新的需求面前,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
时代变了,消费者的口味也变了,福克斯没能跟上这个变化。
到了2024年,福克斯在国内的累计销量只剩下一千多台,这个数字已经说明,它彻底被市场边缘化了。
不光是在中国,在欧洲这个福克斯的大本营,它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销量被其他品牌的车越超越多。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下滑,福特最终不得不做出停产这个艰难的决定。
根据最新的消息,最后一辆福克斯下线后,这款生产了27年的经典车型就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更让人感到唏嘘的是,未来接替福克斯位置的,将会是一款纯电动车型,而且还是使用它老对手大众汽车的电动车平台来生产。
曾经的竞争对手,如今却要借助对方的技术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这本身就标志着一个属于燃油车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