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老款A6,总觉得少了点儿啥?是电车们弹射起步的劲头,还是隔壁老王那埃尔法里的寂然无声?看来奥迪也捕捉到了这些嘀咕,新款A6这次梭了一把狠的:全系捯饬成了混动。
这事儿琢磨起来,颇为玩味。要说它纯电吧,撑死溜达个几米远;要说它是老派烧油的吧,还真能靠电机悄没声儿地蹭一段路。这MHEV plus轻混增强版技术,唬得人一愣一愣的,其实就是个“半拉子”的电动化方案。好处嘛,自不必说,窜头更麻利,油耗也抠下来点,堵车时能省仨瓜俩枣,听着挺美。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套东西精密得像个瑞士表,万一撂挑子不干了,修起来保管让你肝儿颤。
新款A6这回在悬挂上也耍起了把式。一款车,三款悬挂,标配、运动、空气,直接把选择困难症患者架到火上烤。空气悬挂听着就玄乎,能屈能伸,看似能拿捏各种路况,可真到了坷垃地,抬高底盘,你还是会肉疼,毕竟这玩意儿不是让你去越野撒欢儿的。更何况,舒适性是上去了,车身重量也跟着膨胀,操控感肯定得打个折扣。
车身跩长了60mm,轴距直逼A8标轴,后排空间是敞亮了些,但也没到能让你舒坦地葛优瘫的程度。这多出来的50mm腿部空间,对身高一米八的爷们儿来说,可能只是从“略憋屈”变成了“将将够”。说白了,加长这事儿,更多的是在挠你心里的痒痒肉。
奥迪这次在静谧性上也是铆足了劲儿,又是翻新了密封条,又是添置了隔音胶条,甚至还在轮毂里塞了吸音棉。这效果嘛,的确润物无声,但还没到“改头换面”的地步。63分贝的噪音,跟纯电车比,还是差着那么一口气。你还是得听着发动机在那儿吭哧吭哧,感受着变速箱的换挡顿挫。
单说为了隔音,就生生给车身增加了80公斤的分量。这80公斤,买来的不仅仅是耳根清净,还有更富态的车身,更慵懒的驾驭感。这就像为了瘦身,你天天啃草,结果反而面黄肌瘦,气血不足。
说破大天,新款A6这次的迭代,更像是一次“小修小补又三年”的改良。MHEV plus技术,是向电动浪潮妥协的产物;加长车身,是为了迎合国人对大空间的执念;精进静谧性,是为了营造更尊贵的乘坐体验。但这些动作,并没有触碰到A6的筋骨。它依旧是一辆四平八稳的豪华轿车,既没有给你带来石破天惊的惊艳,也没有让你感到痛心疾首的失望。
与普罗大众的认知相悖,很多人钟情于A6,并非因为它有多么出类拔萃的性能,多么行云流水的操控,而是它所承载的体面和身价。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原因归结于“国人就好这一口”时,是否忽略了品牌溢价和历史底蕴在消费者决策中的潜移默化?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攻城略地,不仅仅是因为它造车技艺有多么精湛,更是因为它拿捏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软肋。
所以,新款A6到底香不香?也许它更像一位老相识,换上了新衣裳,抖着新包袱,试图紧跟时代的节拍。它也许不够精益求精,但足以让你觉得熨帖和安心。至于值不值得豪掷千金,那就要看你对“面子”和“里子”的掂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