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沉没录:713辆半年销量的豪华悲歌
半年713辆——这是英菲尼迪2025年交出的成绩单。连热门车型单月销量的零头都够不上。曾经增速最快的豪华品牌,如今月均三位数。讽刺又悲凉。
第一章:从“奇瑞王”到“无人问”
2007年入华。与雷克萨斯同期起跑。
初登场时何等风光!
轿跑SUV FX系列横扫设计界。VQ发动机声浪如交响乐。2015年销量破4万。增速碾压对手。国产化后野心勃勃:2018年要冲10万辆!
但巅峰即拐点。
2018年销量骤降8%。此后断崖式坠落:2021年1.3万辆。2025年上半年仅713辆。
经销商大规模退网。4S店改卖日产。车主修车无门。
第二章 溃败五宗罪:慢、旧、垮、乱、拖
1. 产品更新:慢如蜗牛
十年才换代:主力车型QX50换代周期堪比化石形成。
改款如换壳:保险杠微调、配置小修——这就是“新品”?
车型少得可怜:仅2款国产车苦撑。竞品宝马却有20余款车型矩阵。
2. 技术迭代:活在十年前
变速箱顿挫漏油。315晚会点名不改。
内饰设计停留在2014年。中控屏像古董电视机。
当对手普及800V快充、激光雷达。英菲尼迪的电动化?
概念车Vision Qe 2023年才亮相。量产等到2027年。
3. 质量口碑:从崩塌到废墟
车主投诉三重暴击:
变速箱故障换3次仍失灵;
引擎盖无故弹起险酿事故;
售后冷处理。甚至逼签“封口协议”。
2021年双重雪崩:央视315曝光+代言人王力宏翻车。品牌形象碎成渣。
4. 自杀式营销:豪华感清零
发现卖不动?立刻降价10万甩卖!QX50跌破20万。
结果:老车主痛骂背刺。新客户嗤笑“伪豪华”。
赞助《爸爸去哪儿》?综艺热度一过。存在感归零。
5. 电动化:起大早赶晚集
2018年高调宣布:“2021年推纯电!2025年电动占半壁江山!”
现实呢?
七年只画了一张饼。
上海车展直接缺席。北京车展摆台概念车。围观者摇头走开。
第三章 抢救无效?输光最后筹码
渠道崩盘:经销商退网90%。二手车保值率血崩。
用户信任清零:“买英菲=修车难”成共识。
北美老家沦陷:全球销量跌至巅峰期1/3。
曾对标BBA的豪华品牌。如今被称“大号奇瑞”。
甚至无人讨论它是否退市——因为早已被遗忘。
尾声:一场教科书级的溃败
产品更新?慢。
电动转型?拖。
品牌运营?乱。
当傲慢遇见巨变。溃败是唯一结局。
英菲尼迪的墓志铭,或许该刻上这句车主吐槽:
“开出去被当奇瑞。修车要跨省。当初为啥选它?”
豪华车的本质是尊重。
对技术的尊重。对用户的尊重。对时代的尊重。
英菲尼迪输掉的,何止销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