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按钮绝不会被取代!保时捷坚定守护中国市场驾驶理念

保时捷高管Dirk Assfalg最近一句话,把“按键派”和“全面屏派”又扯回到同一条战线:保时捷不会把所有实体按键都删光。 他明确表示,像音量旋钮、风速调节和车内温度这类触感操作,品牌打算长期保留。

话音不重,但够炸。 现实里,汽车内饰正走向两种极端。

物理按钮绝不会被取代!保时捷坚定守护中国市场驾驶理念-有驾

一边是全面触控的极简风,屏幕越大越酷;另一边是讲究手感的传统派,按键能在盲摸中完成命令。 保时捷的最新卡宴在中控装上了14.25英寸的曲面OLED触摸屏。

大屏很养眼。 但按键并没有被清空——方向盘上仍有物理旋钮,还有一个被戏称为“Joker”的自定义按键,方便车主把常用功能一键上锁。

这样的设计像是给极简主义者留了个后门。 为什么要保留按键?Assfalg并非空口说白话。

他提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市场,用户在行驶中更信任能凭手感操作的实体按键。 触觉反馈能减少眼睛离开路面的时间。

安全专家也多次提醒:驾驶时频繁盯着屏幕,会增加分心风险。 屏幕看起来高级。

可高级不等同于安全。 别以为这是情怀作祟。

按键有实用价值。 音量调到合适音量,往往是个瞬间动作。

温度调节和风速调整,也常常需要在行驶中快速完成。 触屏固然功能强大,但在颠簸路面或戴着手套时,按键的成功率更高。

想象一下半夜路况复杂,你只需伸手一拧,音量就降了。 这种直观的控制,很难被一块沉甸甸的屏幕完全取代。

这并非保时捷对技术的抗拒。 恰恰相反。

他们把OLED屏、车载系统、个性化按钮都要上。 差别在于节制。

物理按钮绝不会被取代!保时捷坚定守护中国市场驾驶理念-有驾

把触屏和实体按键混搭,既满足了科技感,也兼顾了安全与便捷。 像是给高科技加了个保险箱。

市场上也有激进的例子。 某些品牌把仪表、空调、娱乐全塞进大屏,外观极简。

粉丝多。 吐槽也不少。

有人觉得这很未来;有人则说“真香定律”不会一直成立。 汽车是工具,先要好用,再谈好看。

举个小故事。 朋友开车时想关空调,误点了导航上的语音键,结果导航开始播报路线,中途还闪了个系统更新提示。

后座的孩子开始好奇乱按屏幕,车主只得靠长按屏幕角落才能返回上一层。 那一刻,物理按键的存在看起来像救命稻草。

说到底,这是个设计哲学的问题。 你想要的是无边界的科技美学,还是兼顾盲摸的便利?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不同用户有不同需求。 年轻人可能更享受沉浸式屏幕。

中年用户更看重直觉操作。 厂商的挑战,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挑车时不妨多试几次盲摸操作。 开车时把视线盯屏幕,短期内看起来酷;长期来看,谁都不想为了颜值牺牲安全。

最后来个开放小投票:你更愿意车内是满屏触控,还是屏幕加实体按键的折中方案?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理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