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汽车市场近年来对增程式技术的偏爱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特性、用户需求与市场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理想、问界等新势力到宝马、别克等传统豪华品牌,增程式车型的爆发式增长,正揭示这一技术路线在高端领域的独特优势。其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五方面:
️ 一、极致体验优先:平顺性、静谧性与全场景覆盖
纯电驱动的平顺体验
增程技术的核心逻辑是“油发电,电驱动”——发动机仅作为发电机,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这种设计带来两大体验升级:
- 动力零延迟:电机直接驱动,加速响应时间仅几十毫秒,媲美纯电动车;而插混(PHEV)因油电切换需协调发动机与变速箱,响应延迟达700–800毫秒,易产生顿挫感。
- 亏电无衰减:即使电量不足,增程器发电仍保障电机全功率输出,彻底解决插混车“有电猛如虎,没电慢如牛”的痛点。
全场景无焦虑覆盖
高端用户需求已超越通勤,扩展至商务、长途、露营等复合场景:
- 城市通勤:200km+纯电续航(如问界M9的40度电池)满足一周零油耗出行;
- 长途旅行:加油补能5分钟,续航超1000km(如星纪元ES增程CLTC 1645km),规避充电排队焦虑;
- 商务场景:大电池支撑车载冰箱、娱乐系统持续运行,亏电时功能不缩水(插混车因电池小常被迫关闭豪华配置)。
️ 二、技术架构优势:简化系统、释放空间与成本优化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增程式无需插混复杂的多档变速箱、离合器和油电耦合系统,故障点减少30%以上。例如理想L9的增程器仅需定期保养,维保成本比插混低40%。
空间利用率跃升
- 发动机与发电机可灵活布局(如前舱),驱动电机独立后置,释放座舱空间。同尺寸下,增程版比插混车内空间大10–15%;
- 电池平铺底盘中央(如星途E05),实现50:50前后配重,提升操控稳定性。
成本分配更合理
- 电池成本占比从纯电车的40%降至20%(30–40kWh即可满足需求),省下的预算用于激光雷达、空气悬架、Nappa真皮等豪华配置;
- 研发投入聚焦智能化而非机械传动,助力车企快速迭代座舱与智驾系统。
三、技术进化:大电池+高压平台解决历史短板
早期增程被诟病“高速油耗高”,但新一代技术已突破瓶颈:
纯电续航大幅提升
- 宁德时代“骁遥电池”、智己钠锂混动电池等将纯电续航推至450km,覆盖95%日常场景,发动机真正沦为“备用电源”;
- 如别克至境L7纯电续航302km,城市通勤两周仅需充电一次。
能耗优化与补能效率
- 800V高压平台+超快充技术(如星纪元ES支持110kW快充,17分钟补能153km),充电体验比肩高端纯电车;
- 增程器热效率突破44%(星纪元ES达44.5%),馈电油耗降至4L级,与插混差距缩至0.5L内。
四、精准匹配高端用户需求:省心>省油,体验>参数
拒绝学习成本
86%的高端用户排斥插混复杂的动力模式切换逻辑,增程车“无脑操作”(加油/充电皆可)更符合其使用习惯。
隐性价值优先
- 静谧性:增程器仅高效区间运行,配合主动降噪,120km/h时速下噪音比插混低6分贝;
- 社会形象:小排量增程(如尊界S800的1.5T)实现6.5L/100km油耗,比劳斯莱斯古斯特(14.2L)更环保,契合新贵阶层“低调高效”的价值观。
智能化天然载体
电驱系统响应快、电压稳,更适合支撑L2+智驾与智能座舱。例如增程车普遍标配城市NOA,而传统豪车智能驾驶仍停留在基础ACC阶段。
五、市场趋势与战略选择:从过渡技术到主流方案
合资品牌集体转向
宝马重启X5增程版,福特烈马、别克至境L7等密集上市,利用燃油时代内燃机技术积淀(如别克1.5T增程器热效率44%)实现新能源平稳转型。
销量验证用户认可
2024年增程车销量达116.7万辆,理想汽车NPS(用户净推荐值)79.1居行业榜首。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高端用户愿为体验买单,而非单纯“省油”。
技术路线持续进化
小鹏“鲲鹏体系”、赛力斯长续航方案推动纯电续航向400km+迈进,增程正从“过渡方案”蜕变为“长期最优解”。
总结:增程重新定义高端车价值锚点
当技术参数让位于真实体验,当“省油”不再是高端车的核心诉求,增程式凭借 “纯电体验+无焦虑续航+极致舒适” 的三位一体优势,成为高端市场的技术首选。它用简化逻辑破解了复杂需求,用场景适配取代参数内卷,这正是其受宠的根本原因。未来随着电池与增程器效率持续提升,这一趋势或将进一步席卷主流市场,重塑豪华车的定义标准。
试驾建议:若注重商务接待与长途静谧性,可体验问界M9增程版;若追求操控与智能化,星途E05增程版(搭载征程6P芯片+城市NOA)值得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