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大家伙儿的日子都想过得更精打细算一些,尤其是家里做点小生意、或者跑跑运输的朋友们,对车的需求那可是实实在在的。
都盼着能有那么一款车,既能装得下不少货,也能在需要的时候拉上一家老小,关键是买车的钱不能太贵,用车的成本还得低。
以前吧,一说起这种车,大家想到的都是传统的小面包车,那油门一踩,油耗噌噌往上涨,心里都跟着疼。
现在油价又不便宜,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纯电动的车型。
这不,上汽大通这个牌子,好像就听到了大家伙儿的心声。
他们最近给旗下的纯电动微面系列“大拿V1”增加了几个新成员,起步价直接定在了8.88万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确实挺吸引人的。
那么,这次新出的车到底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像听上去那么划算,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这次上汽大通最主要的一个动作,就是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短轴低顶版”。
可能很多人一听“短轴”“长轴”的有点蒙,说白了,就是车身长短不一样。
之前在售的大拿V1,都是长个头的“长轴版”,车长超过了五米二,轴距也接近三米五。
这种大尺寸的车,好处是肚量大,真能装,拉起货来那叫一个爽。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在城里开着不方便。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你开着这么一个大车,要去一个老城区的批发市场里送货,那里的路都窄得不行,两边还停满了车,你每次拐弯、掉头都得小心翼翼,来回倒腾好几把,后面的车喇叭按得震天响,你急得一头汗。
又或者,你好不容易在商场地下找到了一个停车位,结果开到入口,保安一挥手告诉你,你的车太高或者太长,进不去,那种感觉别提多憋屈了。
很多城市的地下车库限高都是2米,稍微高一点的车就只能望库兴叹。
现在这个新出的短轴低顶版,就是专门来解决这些麻烦的。
它的车身长度缩短到了4.8米,轴距也减到了3.1米。
这一下就相当于把车身砍短了45厘米,差不多是三个成年人并排站的宽度,轴距也少了35厘米。
这么一改,整台车一下子就变得灵活多了。
在拥挤的街道里穿梭,或者是在狭窄的地方掉头,都比以前轻松太多了。
而且它的车身高度控制在了1.96米,这意味着现在绝大多数限高2米的地下停车场,它都能来去自如。
这对于那些主要业务范围在市区,比如开花店、做社区超市配送、或者提供上门安装维修服务的用户来说,简直是太对胃口了。
它解决了城市用车最大的痛点——灵活性。
而且,它同样提供了3座的货运版和5座、6座的多功能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是纯拉货还是既要拉人也要载物,都行。
聊完了尺寸,咱们再来看看车的“力气”。
这次新上市的大拿V1+,不管是长个头的还是短个头的,都用了一套新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是90千瓦,最大扭矩是190牛·米。
有些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数据比之前的老款车型要低一些,功率少了30千瓦,扭矩也少了50牛·米。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犯嘀咕了:这是不是厂家为了省成本,搞减配了?
这个问题得这么看。
咱们买这种车,是为了干活挣钱,不是为了在红绿灯路口跟人比赛谁起步快。
90千瓦的功率,换算成马力大概是122匹,对于一台主要在城市里跑的电动微面来说,这个动力是完全足够的。
电车的特点就是,你一踩电门,动力马上就来,所以它在起步和中低速行驶的时候,感觉会比很多同级别的烧油的车还要轻快有劲。
拉上一些货,爬个地库的坡,或者在市区道路上跟车,绝对不会觉得吃力。
那厂家为什么要用一个功率稍微低一点的电机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控制成本,把车的价格降下来。
更低的功率意味着电机本身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这样一来,整车的售价才能做到8.88万元起这么一个有竞争力的水平。
这其实是厂家的一种精准定位,他们分析过,买这种车的绝大多数用户,对那多出来的几十匹马力并不敏感,他们更在乎的是买车时能实实在在省下多少钱。
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做法,把性能做到“够用就好”,然后把省下来的成本变成更低的价格给到消费者,这不正是咱们老百姓买东西时精打细算的想法吗?
对于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续航和充电。
这台车要是跑半路没电了,那可就耽误大事了。
大拿V1+在这方面也考虑得很周到,全系都用的是现在技术最成熟、也最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
它根据车身长短和配置不同,提供了好几种选择。
短轴版的车型,有42度和50度两种电池包,对应的续航里程分别是290公里和300公里左右。
这个续航水平,对于一天活动范围基本就在城市里的用户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早上充满电出门,跑一天的业务,晚上回家或者回到仓库再充上电,第二天又是精神满满。
而长轴版的车型,除了50度的电池包,还提供了一个62度的大电池包,这个版本的续航里程能达到403公里。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它不光能满足城市里的日常运输,甚至可以承担一些短途的城际运输任务。
比如你从一个城市拉货到隔壁城市,跑一个来回,基本上也不用为续航发愁。
充电速度方面,用快充的话,喝杯茶、吃顿午饭的工夫,大概半个多小时就能把电量从20%充到80%,足够你接着跑了。
如果用慢充,晚上插上,第二天一早肯定就是满电状态。
这种灵活的续航和便捷的补能组合,基本上打消了人们对开电动商用车最大的顾虑。
当然了,现在这个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卖这种纯电微面的不止上汽大通一家,像吉利远程的星享V、瑞驰的EC75、还有长安凯程的睿行EM60等等,都是这个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价格区间也咬得很紧。
有竞争对咱们买车的人来说是好事,厂家们为了吸引客户,就得拿出真本事,在价格、空间、续航、配置上做得更好。
上汽大通这次推出更灵活、价格更低的短轴版车型,就是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个更精准的位置,去满足那些过去被忽略了的细分需求。
这也能看出来,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现在是越来越懂市场,越来越懂咱们普通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