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武汉市交通部门拿出了一笔钱,要给出租车司机们发点补贴。每辆车,每个月,能拿到308.03块钱。别看这数掰得挺精确,好像308块03有啥讲究似的,可回过头来,咱不得问一句,这笔钱,对出租车师傅们来说,到底有多大用?都用在哪了?划不划算?再大点声问一句,这补贴,是解渴呢,还是润润喉?或者说,是想让大家心里舒服点,还是确实能帮啥实际忙?
首先,咱得承认,有总比没有强。政府肯掏钱补贴民生,这本身就算个正事儿。可问题是,现在这世道,你开个出租车有多难,谁都知道。油价没便宜过、维修也没便宜过不说,正确的车险一涨再涨,零件越修越贵。再咋说,油价一涨,一天成本就上去了。现在还有共享单车、电动摩的、网约车三管齐下,能分吃多少单子?指望靠拉活子发财,那都是十年前的梦。
再看看308块钱这数咋算出来的。官方给了明细,说是总共6769万,算到每辆车每个月就是308块03。听起来挺公平、透明。可具体到每个司机手里,这钱咋分?是不是每个开车的师傅都能拿到?还是说得公司收了再二次分配?有的出租车其实一辆车两三个人倒班,夜班早班都有,这发的补贴能落谁腰包?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实际上一辆出租车一个月的开销是多少?你别说油钱,保险、检修、租金、伙食,每样琢磨琢磨,这308块钱也就是个浮皮潦草的补助。油钱贵的时候,拉一天,单油费就比这个高。万一修个车,胎爆了、灯坏了、空调罢工,哪个不是大几百块起步?所以说,这308块钱,是不是更像个象征意义,意思意思,“你们辛苦了,俺们市里惦记着你们呢”。
那为啥要发补贴呢?当初出租车涨价,社会意见大,司机想涨、乘客不乐意,于是政府出面给了个平衡办法,就是用财政补贴来让涨价压力没那么大。不说有多高明吧,可也是八面玲珑。可时代真变了,网约车慢慢杀出来,又开始拼低价、拼舒适,出租车在市场上难混。现在补这点钱,更多的可能是稳稳大家情绪,不至于闹事出声,给点甜头——毕竟出租车还是城市面子的门面。这点在大城市尤其明显。
问题来了,这点钱,真能让司机们有获得感吗?有获得感还行,没有就是发“寂寞”。纵然有人说,“蚊子腿也是肉”,但这点钱要真拿去办点啥,还真撑不起什么大摊子。你说是补油,油没加两天就花没了。你说补修车,修一次用完了。你说让大家高兴,领这点钱花点方便面钱吧。关键就怕,没解决实质问题,反倒助长了更大更丰富的吐槽。
从另一个角度讲,政府财政拿钱,这钱是从哪来的?还不是大家交的税。那为啥必须补贴出租车,而不是其它行业?你说环卫工、公交司机、社区保安……哪个不辛苦?难道他们不该被关心?可每次说补贴,首先想到出租车,这是为啥?我觉得,这里边其实隐含了一种“门面工程”:出租车司机天天在街上跑,接触乘客最多,他们一脸抱怨沮丧,城市气氛都难受,从管理者角度,这块情绪是调节民气的“风向标”。
还有种说法,发补贴其实是维稳。你想啊,一旦出租车集体不高兴,拒载投诉满天飞,舆论炸锅影响形象,政府的压力大不大?“补一点表示重视”,有时比真干点啥还有效。讲大白话,就是花小钱买大安稳。这补贴的钱不是随便发着玩的,是有压力也有讲究的。
但这样下去能持续吗?出租车市场的最大问题,不是每个月差三百来块,而是“老路子走不下去了”。投入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竞争比以前激烈一百倍,老司机熬不出头,新司机不愿入行,师傅们看不到盼头,靠发补贴就能解决吗?今天补308,明年怎么办?天天靠财政兜,社会效率不会越来越低吗?
再想深一层,出租车行业的困境也不是武汉独有的,全国都这样。核心还是行业转型慢,管理思路落后。过去靠管限拼命维持份额,挡不住新潮流,后来拼网约车掉价,底裤都豁出来。司机其实是最无助的一环,政策动一动,生计就跟着颠簸。他们也不想拿着三百块心里发酸。实际上要想真正解困,还得靠政策创新,不光是发钱,得把整个营商环境和市场结构拉一拉。例如,出租车牌照再也不能成为背后公司的摇钱树,运营模式要改,司机得有像样的社保待遇和休息权,订单派发得公平透明,该涨价得靠市场说话,而不是年年斗嘴折腾。
我其实特别关心底层的真实声音。过去说脏话、吐槽,都是因为苦中作乐。三百零八块,多不多?“不够塞牙缝”是实话;少吗?“政府多点心意也不是坏事”。可就怕,这三百块成了管理层打卡的借口,年年补年年发,大家都默认欠着个情儿,其实根本没把行业问题捋顺。
你要是问我怎么看待这个事儿,我会说,只发补贴,不抓根本,永远治不了出租车的“富贵病”。行业如果只靠政府兜着走,迟早会僵烂。咱们得勇敢一点,把脓包挑开,牌照流转、平台规则、驾驶员保障全数重议,才能让大家都爽快。否则,一个行业天天等救济,就跟一个成年人天天问爹妈要钱一样,面子上立不起来,里子上也不光彩。
说到底,这个308块就是个信号。上头觉着得管,底下觉着管得不够。城市管理和行业困境,不能总靠小钱洒水一样漫灌。大事不解决,三百变三千也改变不了本质。再这样下去,该离场的终究还是要离场。
我不是说补贴一无是处。应急、鼓励、“兜底”都得有,关键是不能让这种补贴变成常态,甚至麻痹所有人不去思考真正的出路。出租车如果真是这个城市不能少的窗口,不能光凭薄荷糖似的小恩小惠糊弄人,还得要真本事、扎实功夫,把每个奋斗在路上的人都兜住,让他们感受到尊严、希望,有奔头有劲头。
你同意不同意?这308块钱,你要是出租车司机,会觉得满意吗?欢迎吐槽,咱们一起聊聊。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