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卖得旺,奥迪A6L坚挺,奔驰宝马靠边站

听说现在买车就跟谈恋爱一样,大家开始嫌弃油腻中年了。传统燃油车,尤其那些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大型轿车,还没来得及把领带打个温莎结,就已经被小年轻的小米SU7给按在热搜上摩擦,摩擦,还是电动的摩擦。你品,这社会的进步究竟是电动车技术的胜利,还是消费者越来越喜欢玩的胜利?又或者,只是“年轻人不想做加油站的老顾客”而已。

说到榜首嘛,小米SU7 19848辆稳居第一。这个数字表面风光,听起来像业绩冲了天,实际上要是把在小米之家看车的都算进去,估计能冲到十万。产能问题还在——毕竟再厉害的雷总,这锅造芯片、造手机、造电动车的大杂烩,也得考虑一下“工厂舔砖头”的速度。这年头别人电池都换三块了,咱家小米车还得排队提,看着新能源那批小烦恼,燃油车老大哥在旁边刚点好一根烟,没想到烟头还没弹出去,就看到年轻小伙打着闪电般的招呼飞驰而过。

至于那位第二名奥迪A6L,12941辆,成色还算可以。豪华车嘛,本来就不是靠数量取胜的那种,主打的都是“面子工程”和二线城市领导专用的高级感。奥迪:我一点不慌,我就是坚挺,坚挺到底。但你瞅瞅,以前奥迪、奔驰、宝马高高在上,现在呢?站在新能源的大巴掌下像孙子一样瑟瑟发抖。再过两年,怕不是连“面子”都没了,只能回家继承奥迪标志做小夜灯。

小米SU7卖得旺,奥迪A6L坚挺,奔驰宝马靠边站-有驾

第三、第四、第五,都是新能源那帮闹腾的:风云A9L、银河星耀8、日产N7,个个销量过万。说实话,新能源车这阵势,比当年互联网创业的七匹狼还疯狂。日产N7混进来刷了一把存在感,合资品牌也憋不住了,“你们都搞电动的,那我也整一个吧。”奈何电动车不是奶茶店,选址装修一气呵成、销量起飞得靠真本事。日产可能想喊“我来了”,但一看,前面小米SU7已经老母鸡守窝快一年了,高光时刻人家都不慌我慌啥?

小米SU7卖得旺,奥迪A6L坚挺,奔驰宝马靠边站-有驾

奔驰E级、宝马5系分别八千八、七千九的成绩,也算尚有余温。毕竟大家那些年被爹妈洗脑“有钱就买奔驰、宝马”是有历史惯性的。只是现在的奔驰宝马更像是老年人健身广场上的拉伸队,勉强跟着电动车小青年摇摆。想当年,宝马5系还号称“驾驶者之车”,现在电门一踩还得琢磨能不能开到下一个服务区补能,坐在车里想着“以前江湖上是我独占鳌头,如今谁还记得我?”

比亚迪汉继续用七千七百多辆证明:中国车企也能造“大”,但更能造“多”。新能源大爆发让这些国产品牌跟开了挂一样,不把燃油车撂一边算是烧高香了。

小鹏P7+、长安启源A07就像从电竞馆里冲出来的少年,不管大哥大姐怎么唧唧歪歪,我先冲进前十再说。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让人莫名有点心酸:曾经新势力讲故事、烧钱,烧到烧烤店都卖不出去,一回头,新能源成了主流,那还不赶快一股脑冲出成绩单?销量4846辆、4669辆,这种成绩搁几年前就要全公司集体蹦迪庆祝了,现在只能算沧海一粟。

别看前十风生水起,后面的才是真正令人心疼。领克10 EM-P三千多辆,智己L6两千四,eπ007两千一。再往后瞧,豪华燃油二线品牌沃尔沃S90、捷豹XFL,都成了月度销量的“打卡”选手,基本属于“生无可恋型”存在感。以前沃尔沃开在路上,那叫一个体面——又安全又斯堪的纳维亚。但现在怕不是成了二手市场里的常客,售价一降再降,车主心态比房价还脆弱。捷豹XFL那个销量,不说自己都觉得难为情,仿佛被困在了百年前英伦的雾气里,还没适应今天的新能源速度。

小米SU7卖得旺,奥迪A6L坚挺,奔驰宝马靠边站-有驾

这年头销量榜就像中年人婚姻状态。年轻时什么都敢试,老了就只剩下“很体面”,其实早就不受欢迎了。新能源造车新鲜热辣,后台KPI一压顶,品牌高管自己都打算卷Excel表格自救。燃油车画风则极其丧气——不是维修费贵,就是发动机技术还在PPT里讲理想主义,现实里直接被剥了皮。对了,现在新能源赛道,讲究的就是一股又快、又装、还得续航长,谁能想到以前宣传“马力、扭矩、爆发力”的车厂,眼下都学起了猫咖啡,“快充五分钟,跑遍全城”才是王道。

再看看我们可爱的购车群众。以前低头想贷款买奥迪、宝马,现在群里分享最多的是“如何抢到一台小米SU7”。家里老一辈还嫌弃电动车不安全、不靠谱,年轻人直接一句“情怀不能当饭吃,实用才是硬道理”,顺手点了个小米App下单。你指望这些人对内燃机有怜悯?人家顶多在抖音上配点伤感音乐,缅怀下燃油时代的落日余晖。

汽车行业其实跟饭馆差不多,风水轮流转,今天你炖羊肉明天我烤串。油车靠边站,新能源朝阳升。前几年的合资品牌装得跟外来和尚念经一样厉害,现在都想着搞点电动副业。日产电动销量突破一万似小小胜利,但新能源的内卷,能不能熬下去还得再看下半年。国产自主品牌这一轮总算找到了主场反击,连奥迪奔驰都得跟着“入乡随俗”,进充电站还得排队。

这种变化,多少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时间线断了。前脚才跟朋友争论“买油车还是电车”,后脚新能源销量动不动就破万,传统品牌在后面苦苦追赶。看榜单像看宫斗剧,谁遭遇滑铁卢,谁一夜翻身,谁站到最后,都比国产偶像剧更刺激暴烈。

不过赛道归赛道,最终买车的还是得擦亮眼。热销榜上风头正劲的不一定开得顺手,销量不佳的也不见得就该退隐江湖。市场从不缺热闹,缺的是踏踏实实的体验和情怀。只是汽车江湖今非昔比,油电同堂一个舞台,燃油老大哥们也只能靠往日辉煌聊以自慰。新能源们自立门户,别太飘,明年说不定又轮到别的风口。

归根结底,汽车销量榜其实是国人消费偏好的热搜,只是榜首不停切换花样。从象征身份的“你开宝马我开奔驰”,到“网红小米SU7千金难求”,唯一不变的是花式抢购、朋友圈晒单、吐槽排队的群众智慧。最后谁能走到最后?也许是懂得“卖车不光拼技术,更要拼段子”的聪明人。

别问我将来买哪款车,钱包厚度决定情怀的高度。毕竟都说油电不相容,我倒觉得为生活奔波谁还管啥能源。汽油、锂电池、风能光能,年年都当新闻看,年年都得上班挤地铁,我买哪款都治不了我的“认命综合症”。

说到底,这一场看上去热火朝天的销量排位赛,既不是产品技术的全胜,也不是品牌情怀的绝对失利,而是三分调侃四分无奈再加几分时代捉弄。我在榜单里看尽浮沉,然后拉开窗帘,抬头发现……咦?怎么楼下又停了一排小米SU7?油车在旁边瑟瑟发抖,可能也在祈祷下一个月能混个前十,不然就只能跟我一样,在键盘上边敲边感叹: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喇叭都不会提前按一下的。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