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猛士M817,续航提升,空间实用,支持外供电

凌晨两点,野地里的露珠混着秋意,均匀地打在一台巨无霸SUV的侧身。车灯熄灭,仿佛所有力量都悄悄潜伏在车身下。后备箱里塞满了各式装备、抽屉格里放着零食和药品,二排座椅已经躺平,营地的电磁炉发出低低的嗡鸣。M817 Max+版——不需要你会认牌,但懂行的人一眼就知道,这家伙不是来摆造型的。

问问自己,如果你在野外露营,要的是什么?遮风挡雨?供电续航?还是一张能睡踏实的床?当下硬派SUV市场的门槛倒是越来越高,但纯电续航240公里这个数字,丢出来是个不小的冲击。按往年的规矩,能混合双擎就算先进,但现在车主们的“焦虑点”早就从油耗变成了充电频率。

清理一下证据链。首先,东风猛士M817 Max+版将纯电续航从原来的140公里直接拉到了240公里。这不是简单的加法,更像是硬生生把“城市通勤”与“野外远征”卡在一条线上。多出来的百公里,让出城和回城变成一种得体的仪式,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售价36.99万元,看起来还是奔着“有钱有闲,技术先行”的那批人。

车身数据也值得琢磨。5100毫米的长度、3005毫米的轴距,这比很多家用MPV都来得阔绰。后备箱800升,座椅全放倒后超2000升——你可以想象,把帐篷和皮划艇都塞进去,顺便再带点“明知用不上的杂物”以防万一。24个储物格听起来像个笑话,但我打赌能把媳妇和娃的各种分门别类收拾通通照顾到。

露营的痛点,大概除了飞虫就是供电了。这个车配了50.4千瓦时电池,还能外供电6千瓦,持续8小时。理论上,你可以放心地在深山“玩电”,煮饭、烤肉、边上插个咖啡机都没问题。急需能量时,还能20分钟内充到八成电,比大部分人的早餐速度都快。至于快充接口,不妨加一句:有时候不是你等车,是车在等你。

下盘功夫也没让人失望。非承载式车身、大梁、空气悬架、CDC阻尼器,说起来像是钢铁侠的动作片武器仓。底盘升起时,离地333毫米,拖拉机见了都没底气。别小看后轮主动转向,转弯半径5.2米,很多紧凑SUV都自愧不如。这种设定,比过弯如切菜的体验还要魔幻:5米长的大车,在小区车库转身比Civic还灵巧。

动力呢?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505千瓦,最大扭矩848牛米,零百加速5.2秒。想象一下三吨重的铁疙瘩窜出去的样子,不说惊险,但至少让部分“性能党”闭嘴。持续300千瓦的输出,更适合翻山越岭而不是城市堵车。限滑差速器放在前后桥,皮实得体,能应付湿滑泥泞,车轮自救能力高。

科技配置是主旋律。10.25英寸仪表、15.6英寸中控屏、20.6英寸抬头显示,手机能和车机无缝互联——你听的歌,从手机直接飘到车里,不用再费力点开蓝牙。全部搭载了华为鸿蒙座舱,还能用导航与音乐同步,一切都像信息流里的数据一样彼此串联。

安全感和智能并进,车身配了一套传感器矩阵——11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再加上激光雷达,带来的环境感知能力基本达到了“见微知著”的水平。再结合华为乾坤智驾ADS 4,高速领航、城市领航、自动泊车,说得再难听些,就算你没咖啡因也能一键入库。

冷静讲一句,长续航纯电模式不仅仅意味着多跑一段路,还意味着燃油消耗降低,而且保证了更强的动力输出,有点像“狼性”和“环保”两条线同时下注。所谓的“油电两开花”,只是时代技术演化的必然。可惜在现实面前,最硬的道理都不如一场掉电后的恐慌来得实在。

这一切听起来很美,但我还是得自嘲一句:硬派SUV的进化,有时更像是工程师拿着电焊,市场部围着算盘,谁也不肯让步。加了大电池,多了续航,操控性兼顾节能,但售价和用车需求的鸿沟,究竟能不能一次性填平?每期有新车上市,评论区里的“真香”和“智商税”总是轮流上班,大部分人买不买,仍然是看碎银几两。

归根结底,技术进步是一场关于“可能性与实际需求”的角力赛。M817 Max+在专业参数上很有诚意,但落到街头巷尾,能否改变“硬派SUV只是少数人的游戏”的刻板印象?还是只能在野地里过自己的瘾,偶尔路过城市,看着别人的油电焦虑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东风猛士M817,续航提升,空间实用,支持外供电-有驾
东风猛士M817,续航提升,空间实用,支持外供电-有驾
东风猛士M817,续航提升,空间实用,支持外供电-有驾
东风猛士M817,续航提升,空间实用,支持外供电-有驾
东风猛士M817,续航提升,空间实用,支持外供电-有驾

最后留个问题——你愿意为更长的纯电续航和更好的通过性买单吗?还是依旧习惯于一桶油、一根钥匙的老派安全感?技术在进步,人性却未必跟得上。这场“续航版战役”,你的选择又会是哪一边?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