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兴奋地把车里的每个角落都看个遍,然后又突然发现少了点什么——"我的备胎呢?"这恐怕是不少新能源车主都会有的疑问。现在的汽车厂商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越来越少的车型会配备全尺寸备胎,尤其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更是如此。难道时代变了,备胎真的成了汽车的"阑尾",可有可无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新能源汽车为何集体"抛弃"备胎
汽车厂家取消备胎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们给出的解释看似很有道理。先看第一个理由——统计数据表明,普通家用车的备胎使用率很低。厂家们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司机在一年内会用到备胎,货运车辆拉高了整体数据,单纯看家用车的话这个比例会更低。听起来好像确实如此,但换个角度想,买保险的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出险,可我们还是会买保险,就是因为真的有意外发生时,保险能提供保障。备胎也是一样的道理,平常不用看着多余,一旦需要的时候那可是保命的玩意。
第二个理由是所谓的"黑科技"替代方案。现在的新能源车普遍配备了胎压监测系统,能实时显示轮胎压力。一有问题就会报警提醒车主。更有不少新能源车厂标配了补胎液和充气泵这个"救命组合"。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就采用这套方案,车主遇到小孔漏气时可以先把补胎液注入轮胎内部,据说能迅速修补直径不超过6毫米的小洞。看起来挺高科技,可细想一下,补胎液真正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有限。那些强调这个方案有多完美的宣传,是不是有点像卖药的只管吹疗效却绝口不提副作用?
第三个理由厂家的承诺听起来很美——24小时全天候救援服务随时待命。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品牌都在宣传册里大肆介绍他们的道路救援有多可靠。但这个服务真的如宣传般无所不能吗?许多车主可能不知道,所谓的"免费救援"不少都是有条件的。要么需要购买延保服务包,要么只在质保期内才能享受,还有一些特殊的路段和情况根本不在服务范围内。当你在雨雪天的偏远路段或者高速公路上爆胎时,恐怕才能真正体会到等待救援的无助感。而且现在的电动车普遍自重都在两吨左右,配备的都是大尺寸高性能轮胎,均价基本都在千元以上。一旦需要更换,您觉得救援车上带的那些轮胎会卖您多少钱?到那时您可没有货比三家的机会了,只能当"冤大头"任人宰割。
第四个理由是轮胎技术的进步。很多电动车配备了一种叫"缺气保用轮胎"的特殊轮胎(俗称防爆胎),就算完全漏气也能凭借强化的胎壁支撑车辆以80公里时速继续行驶80公里。这个距离确实能覆盖大部分爆胎场景,但防爆胎的价格是普通轮胎的2-3倍,后期的更换成本也得车主自己默默承受。
多元因素解读厂家取消备胎的秘密
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厂家取消备胎的决策背后有许多不常提及的实际考量。第一个就是空间问题。传统燃油车的备胎一般藏在后备箱下面,那个位置平坦宽敞。但新能源车的底盘已经被大块电池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后备箱下面可能塞满了电控系统或驱动电机,根本放不下一个全尺寸备胎。看看比亚迪宋PLUS DM-i的底盘结构图,哪有备胎的容身之处?这种结构设计上的硬伤,让备胎成了第一个被牺牲的对象。
第二个因素是续航焦虑问题。现在的消费者选新能源车最看重的指标之一就是续航里程,而车重恰好是影响续航的最大敌人。一个备胎加上千斤顶等工具总重大约25公斤左右,取消它们能减轻不少负担。根据工程师计算,车上每减少50公斤的重量,大约能提升5-8公里的续航。厂家做那么多风阻实验优化外形,可能也就是提升这么点续航,比起简单粗暴地拿走备胎,那个改善来得更吃力。从商业角度看,砍掉备胎这种"使用率低"的配置简直是一箭双雕的选择。
第三点是更直白的商业动机——降低成本。一套备胎加上千斤顶、工具等配套设备,厂家采购成本大约500元。听上去不多对吧?但如果一个车型年销量20万辆呢?直接省下一个亿的制造成本!这还没算上减轻重量后电池可以稍微做小带来的额外成本节省。您说厂家能不动心吗?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取消备胎还能带动4S店的维修业务——轮胎出问题车主只能找官方渠道解决,这又是笔稳定收入。厂家盘算得明明白白,横竖都不会亏。
车主自己的防备之道
面对厂家精心设计的"减配"策略,普通车主也不是完全束手无策。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都懂一个道理——把自己的安全完全寄托在厂家的善意上是不明智的。特别是一些开车环境复杂、经常跑长途或山路的朋友,备胎真不是可有可无的装备。
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第三方解决方案。便携式补胎套装价格不贵,体积小巧可以放在后备箱;动作快的车主干脆自费配备一个同规格备胎。就算电动车的备胎放置是个难题,但总比爆胎后被困在荒郊野外强。现在的消费者也越来越精明了,知道看配置单时不要被眼花缭乱的高科技配置迷惑,那些扎实的基础安全配置才是真正的"保命符"。
车主群里最近流行一句话:"补胎液只能应急,救援服务靠运气,只有备胎最实际。"话糙理不糙,它道出了许多车主的心声。事实上,已经有消费者因为备胎问题在购车时转向了少数还保留这一配置的车型,这种市场反馈或许是促使厂家重新思考的最终动力。
说到底,新能源车取消备胎到底是技术进步还是成本妥协?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两者都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消费者应该获得充分的知情权,了解没有备胎意味着什么,以及自己真正需要做哪些准备。买过车的朋友都知道,配置表上那些被砍掉的配置,很少有厂家会主动告诉你少了什么,更不会解释为什么。下次看到销售介绍补胎液多么先进时,不妨多问一句:"要是遇到补胎液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准备入手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深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