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西方和日韩的汽车品牌一夜之间退出俄罗斯市场,在俄罗斯老百姓买不到汽车的时候,中国车企送温暖,迅速占据了俄罗斯市场,可如今,最新的数据,在2025年,中国车企纷纷折戟俄罗斯市场,销量暴跌。
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5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整车15.3万辆,同比暴跌59%。作为主要构成的燃油车出口同比下跌58%,降至13.5万辆。
2023年和2024年,俄罗斯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整车出口量更是达到115.8万辆,占出口总量的20%。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中国车企对俄出口数量和在当地的销量不断下降。
也就是说,在巅峰时刻,中国每出口5台车,就有1台是出口到了俄罗斯。
中国汽车出口从2021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出口量从百万台左右,一路跃升至五六百万台,中国相继超越韩国、德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俄罗斯市场居功至伟。
2020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量只有6.3万辆,2021年就翻番至15.7万辆。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欧美日韩等国的大型跨国车企,几乎全线撤离俄罗斯,留下的市场空白被蜂拥而至的中国车企占据。
2024年的数据看,俄罗斯市场销量前十大汽车品牌,九个是中国车企。2024年全年对俄罗斯出口128万辆汽车,比2020年时候增长了20倍。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知情人士说,是因为俄罗斯政府希望中国的车企去俄罗斯建厂,但大部分中国车企并不看好俄罗斯的营商环境,尤其是货币贬值速度很快,和印度市场一样,哪怕赚了钱,也很难兑换成人民币或者美元回本。除了长城汽车,没有查询到其他车企在俄罗斯本地建厂的信息。
这种市场背景下,大部分车企选择了能赚一笔是一笔,先卖着,后面看情况再说。
就这样,中国车企很快占据了俄罗斯汽车市场份额的60%。除了本土品牌拉达(Lada)外,其余9家全是长城、奇瑞、吉利、长安等中国品牌。
没想到2025年俄罗斯市场的政策突变,整车税和报废税均大幅上调。俄罗斯进口汽车大部分来自中国,因此此举被认为是针对中国汽车。
涨价之下,中国汽车品牌很快丧失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上节节败退。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些车企的质量出了问题,没有考虑到俄罗斯市场严寒的使用环境,一些汽车底盘很快就锈迹斑斑,很多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汽车的品质和欧洲车企比太差了。
今年1月-5月在俄销量最高的前三大车企,奇瑞、长城和吉利,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3%、21%和37%。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很多俄罗斯老百姓的购买力也不行了,通货膨胀导致老百姓手上的钱购买力越来越差,俄罗斯整体的消费市场已经变得很差,市场也趋于饱和,导致市场骤冷。
以在俄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奇瑞为例,其在今年2月底为赴港上市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就已明确表示将减少在俄罗斯的销售,称鉴于业务不确定性加剧,将“降低对俄罗斯的依存度”。
整体而言,车企遇到的情况,只是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蜜月期已经接近结束,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靠抢占西方企业留下的空白市场实现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到了补课的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