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当不少车企还在价格战中苦苦挣扎,上汽集团却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单月销量实现六连涨,6月暴涨21.6%,总零售达到220.7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扛起了大旗,新能源车更是“狂飙”40%以上。 这波强势增长,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扎扎实实的创新和布局。 想知道上汽是怎么杀出重围的吗? 跟我一起看看背后的精彩故事吧。
上汽集团1-6月终端零售卖出了220.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了12.4%。
单月销量已经连续第六个月增长,尤其是6月份,销量激增了21.6%。
上汽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到了23.6%,比去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成了销量主力,半年卖出130.4万辆,占比高达63.5%,同比提升了4.6个百分点。
上汽乘用车的表现格外亮眼,前五个月在国内新增了500家门店,销量同比猛增54.7%,达到了36.8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的表现也很强劲,半年销量75.3万辆,同比增长32.2%,MPV车型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增量。
智己汽车在6月份交出超6000辆的成绩,LS6和L6双车型表现抢眼。
智己的固态电池和L4级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投入量产,开始应用于实车。
上汽对乘用车板块进行了大整合,合并了乘用车、零束科技等资源,研发总院统一管理四大品牌,如智己和荣威。
这次整合涉及63名中高层变动,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新能源车销量暴增到64.6万辆,同比增长40.2%,现在占集团总销量的31.5%。
五菱新能源车每月卖出约7万辆,同比增长36%。
上汽大通的新能源车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表现突出。
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车也增长44.1%。
新能源高增的背后,是上汽砸下近1500亿研发投入建成的三大平台:纯电、混动和氢能。
超混系统和800V快充技术已经落地应用,提升充电效率。
上汽还和华为合作开发智能驾驶座舱,比如华为鸿蒙系统装上了奥迪A5L。
OPPO的车机生态也接入MG新车型,智能化体验成新卖点。
海外市场稳扎稳打,半年卖出49.4万辆,同比增长1.3%,6月增速回升到11.5%。
欧洲成为关键战场,MG品牌在那里交付超15万辆,两位数增长。
面对欧盟反补贴关税,上汽靠泰国工厂本地化率达到70%,有效绕过壁垒。
上汽在海外形成1个“20万辆级”市场(欧洲)和5个“5万辆级”市场,覆盖美洲和中东。
墨西哥市场表现亮眼,MG品牌份额占21.9%。
全球布局很扎实,有3大研发中心、4大生产基地、2800个服务网点。
累计出口量突破600万辆,成了中国车企的标杆。
转型靠的是机制创新,王晓秋接任董事长后推动“大乘用车+大商用车”重组。
贾健旭提出的“跪着做人”改革理念,让员工更接地气。
上汽还深化和华为合作,成立“SAIC尚界”品牌,专注智能出行方案。
技术布局也不弱,构建了七大技术底座,覆盖整车控制和智能系统。
上汽拿到L3级智驾准入资格,是行业内唯一全品类车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