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

放下执念,轻松骑行

怎样才能让骑摩托变得开心?为什么越骑越觉得累呢?

“别太较真。”

“较真什么呢?”

“较真那四个‘没必要’。”

“能具体说说吗?”

跟一些年轻的摩托车爱好者聊天时,发现有些人把爱好变成了负担。玩摩托车本来是为了开心,但有些人却越玩越不爽,尤其是那些喜欢在“摩友圈”里混的年轻人,每次骑完回来都一脸疲惫,看着自己的车也总觉得不满意。

这就是走偏了。

玩摩托车的核心是“玩”,而不是别的什么。只要明白这四个“没必要”,哪怕是一辆便宜的小排量摩托车,也能让你乐在其中。

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有驾

理性购车观念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没必要。

**第一,没必要迷信进口品牌。**

很多车迷一看到国外的牌子就特别崇拜,其实很多进口车并不比国产车好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差一些。

**第二,没必要追求大排量。**

有些人总觉得排量越大越厉害,但其实很多时候小排量也能开得很快、很稳,关键是调校和驾驶技术。

**第三,没必要买太多昂贵的装备。**

车子本身已经够贵了,再加一堆高价配件,反而让驾驶变得复杂,也增加了维护成本。

**第四,没必要疯狂改装。**

有些车主一上手就各种改,结果搞得车不稳定,还可能影响安全。车子本来就有它的设计逻辑,乱改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不管是摩托车还是汽车,真正喜欢的人,都是因为喜欢驾驶的感觉,而不是为了炫耀或者跟风。

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有驾

虚荣心驱动消费

为什么还有人喜欢买这些品牌?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这个品牌或产品,而是因为它的价格和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匹配。这并不一定是错的,每个人消费水平不同,选择不同价位的商品很正常。但如果是用来炫耀,那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摩托车本身价格相对低,骑手的消费能力也比汽车或其他奢侈品低一些,所以有些人会买比较贵的进口车,用来炫耀,满足自己在其他方面得不到的虚荣心。

这种现象在“摩友圈”里挺常见的。

谁没有一点虚荣心呢?

所以,那些买便宜国产或合资车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心里不平衡。这时候,应该问问自己:买车是为了“玩车”,还是为了“比别人强”?如果是为了玩,那就回到最初的想法,别被低质量的圈子带偏,去山里骑行,感受自由和孤独。在那里,也许会遇到真正懂车、也懂你的人。

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有驾

小排量更实用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觉得这段话可以这样更简洁、平实地说:

大排量车在某些时候被看得很重,尤其是和进口品牌联系在一起,有时候成了炫耀的工具。但真正懂车的人,应该理性看待。

如果主要是上下班代步,300cc左右的摩托车已经很实用了。

如果是追求玩乐,500cc左右比较合适。

像复古车、攀爬车、越野车这类车型,其实不太讲究大排量,很多都是小排量。而且对真正喜欢玩的人来讲,价格低一点更好,这样摔了也不心疼。

小排量单缸发动机成本低、耐用性强,价格也便宜,更适合拿来玩。

至于1000cc以上的重型机车,实际用处不大。因为只要马力重量比达到150左右,百公里加速就能做到5到6秒,这和500cc的车差不多,也是一般跑车的水平,没必要追求更快。

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有驾

理性消费,快乐骑行

头盔和骑行服价格高,很多时候是因为品牌溢价。这很正常,毕竟有人就喜欢大牌。但从玩乐的角度看,很多国产产品已经足够用,没必要一味追求贵的。

比如碳纤维、气囊这些配置,对普通骑行者来说可能用不上。真正重要的是养成好的驾驶习惯,不莽撞、能预判危险,这才是安全的关键。

而且,装备风格多样,比买一套贵的更有趣。与其花大钱买名牌,不如选自己喜欢的款式,骑得开心最重要。

最后说一句:如果钱包不够鼓,就把“余额”贴在头盔上,提醒自己别乱花钱。

玩车是为了开心,别让攀比心坏了初衷。

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有驾

改装要适度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觉得改装不该太过头。刚开始玩车的人,总想把自己车的每个部分都换掉:轮胎、轮毂、防撞杠、灯、坐垫,甚至车架。但你有没有发现,越改越贵,最后花的钱够买一辆新车了?

这不只是汽车玩家会经历的阶段,摩托车玩家也一样。大家看到别人改得酷,就跟着改,结果东拼西凑,最后可能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太清楚了。

其实,每辆车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怎么改,也很难改变它的本质。所以与其一味地改一辆车,不如多拥有几辆不同风格的车,体验更多不同的乐趣。

最后我想说一句:摩托车玩的是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不是比谁更有钱。

玩乐型摩托车这四点没必要花冤枉钱-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