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5 米多长的 SUV 进老小区,像在迷宫里挪积木 —— 窄路掉头得前后倒三回,商场超窄车位宁愿绕圈 20 分钟也不敢停,这大概是很多准车主的 “大车焦虑”。但最近银河 M9 把这事儿搅了局:车长 5205mm、轴距 3030mm 的中大型 SUV,居然能做到 3.45 米掉头半径,还能 30 秒完成 “漂移泊车”。
网友吵翻了天:有人说 “这黑科技是噱头,真上路早撞了”,也有人晒实测视频 “比我家紧凑型车还丝滑”。到底是厂家营销套路,还是真能解决大车的 “灵活痛点”?咱们今天就扒透这款车,看它到底能不能让 “选大车不用妥协灵活” 成真。
先把场景拉到最真实的老小区 —— 楼间距刚够两辆车错身,路边还挤着电动车,传统 5 米级 SUV 过这种路口,司机得摇下车窗探着脑袋看,掉头至少得 “前进 - 后退 - 再调整” 三回合,遇上早晚高峰能堵一串车。但试驾银河 M9 时,这套路被打破了:开启 “华尔兹掉头” 功能后,后轮跟着前轮轻微反向转动,方向盘只打了 1.5 圈,3.45 米的半径让整辆车像 “侧着挪” 似的,一把就过了路口。旁边围观的老司机凑过来问:“你这大车咋比我家紧凑型还灵?”
其实这不是 “魔法”,是硬技术堆出来的 —— 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稳住车身,双腔空气弹簧实时调整高度,再靠后轮转向缩短转弯半径,而且只有四驱领航版才标配这套配置,两驱版可没这待遇。要是换成商场立体车库的 “死亡车位”,银河 M9 的表现更直观:车位线紧挨着立柱,新手停这种位置常蹭到车头,但它的激光雷达 + 11 颗摄像头扫完车位,30 秒内就 “斜切入库”,后轮轻微侧滑调整角度,全程不用司机碰方向盘。不过得说清楚,机械车位宽度至少要 1.8 米才管用,积水路面还会暂时禁用漂移模式,没那么 “万能”。
能做到 “大而不笨”,核心是 AI 和机械的双 buff。它的 AI 数字底盘能提前 150 米扫描路面,25 毫秒内调整 CCD 减震器,过减速带时滤震效率提了 60%,不会像有些灵活车那样 “颠得慌”;动力也没妥协,1.5T 雷神 EM-P 系统分两种调校,两驱版 408 马力够家用,四驱版 870 马力零百加速 4.5 秒,馈电油耗却才 4.8L/100km,靠 3 挡 DHT 解决了 “灵活必费油” 的老问题。现在中高端家用 SUV 都在拼 “全能”,银河 M9 这套思路,其实是把 “操控性” 从性能车专属,拉到了家用车的刚需里,比深蓝 S09 的智驾更贴 “日常用”。
当然网友的槽点也得正视。有人说 “空间为灵活妥协了”,实测确实如此:6 座版二排座椅偏硬,长途坐久了卡腿,第三排只适合 175cm 以下的人;但二三排放倒后能腾出 2171L 空间,放露营装备没问题,算是 “家用优先” 的取舍。还有人嫌 “智驾硬件上限低”,它用的 H5 芯片算力不算顶流,对比竞品的高阶方案有差距,但城市无图 NOA 和记忆泊车都能用,后续能 OTA 升级算法,只是硬件没法换。至于 “价格虚高”,17.38 万起的低配虽没高阶智驾,但标配 9 气囊和电尾门;21.68 万的 230km 两驱探索版配齐后排娱乐屏和座椅按摩,比魏牌蓝山便宜 8 万多,性价比其实不低,就是四驱版只有顶配才有,北方用户得加预算。
选大车从不是 “要空间就丢灵活” 的单选题 —— 银河 M9 的 3.45 米掉头、30 秒泊车,解的是老小区挪车、商场停车的真痛点,而非单纯炫技。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配的选择,你愿意为这份 “刚刚好的灵活”,包容它的小妥协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