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了十多年摩托车,以前总认为两轮车就该是油门拧到底的轰鸣声,直到这几年看着满大街的电动小车,才意识到时代真变了。
前两天在车行碰到个00后骑手,他那辆九号电动踏板车停那儿,外观普普通通的,但人家车机居然在放周杰伦的新歌,还戴着蓝牙耳机语音控制导航,这操作看得我直咂舌。
现在年轻人选代步工具,真不单单看排气管能不能喷火。
说到电动车市场,最近有个数据挺有意思。
国内燃油车界的老大哥豪爵去年卖了194万辆,这成绩搁五年前绝对算得上惊艳。
但再看九号这个新势力,2024年光电动车就卖出去260万辆,硬生生把豪爵从王座上拽了下来。
更绝的是,九号用户里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六成,反观豪爵的销售主力还是四十五岁以上的中年群体。
这种代际更迭,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根本不给人反应时间。
这次九号推出的M3 95C,乍看参数可能不够震撼。
12英寸轮毂配1.5kW电机,极速55公里每小时,说实在的跟125摩托比确实差点意思。
但人家定价6799元,顶配多花两百块升级到2.2kW电机,极速能摸到65公里。
这价格放在燃油车市场,连赛科龙的入门款都买不着。
更别说它还能上摩托车黄牌,虽然得考E照,但至少不用像某些城市电驴那样被限行。
电池方面用的是72V32Ah铅酸,能量密度2.3度电。
按官方说法,低配版开三档能跑100公里,高配因为极速更高反而续航短了18公里。
这数据乍看矛盾,仔细想想其实合理——风阻和电机效率变化,高速续航打折是普遍现象。
不过对比燃油车,加满一箱油也就跑四五百公里,每公里油钱至少五毛,电车充电五块多就能跑百公里,这账谁都会算。
安全配置倒是让我有点意外。
前后碟刹配双通道ABS,还有TCS牵引力系统,这配置在3万以内的燃油踏板车都少见。
更别说还有陡坡缓降、倒车辅助这些功能。
上周带儿子去商场,看见个外卖小哥用这车送餐,停车时直接按了倒车键,车子自己慢慢蹭着停进非机动车位,这操作比新手司机还稳当。
不过要说槽点也明显。
整备质量比同级燃油车轻了二十多公斤,但车架结构还是偏软,过减速带感觉悬挂压缩明显。
更关键的是,虽然支持快充,但七十二伏电池充满要五个半小时,要是晚上忘记充电,第二天上班就得掐着点等。
不过仔细想想,这价格能做到快充已经算良心,毕竟雅迪冠能系列还在用48V电池呢。
现在买电动车的年轻人,真不是单纯图便宜。
上周末在车友群里聊天,有个妹子说她选九号就因为能手机投屏,骑车时还能刷短视频。
另一个哥们儿更绝,说他买了两辆九号,一辆通勤一辆改装成露营车,周末接上发电机就能当移动电源用。
这种玩法要是放在燃油车上,改装成本至少翻三倍。
政策层面也在给电摩铺路。
去年深圳试点电动车驾照分级管理,E照允许上城市主干道,而燃油摩托还是只能在辅路跑。
这种差异化政策,直接导致当地电摩销量暴涨四成。
不过也有麻烦事,有次在禁摩区看见交警查车,有个小伙子骑着超标电摩被扣了,罚单上写着"机动车违规行驶",可见法规这把尺子还在动态调整。
说到底,两轮车市场的变革比汽车行业来得更猛烈。九号这种互联网思维造车的企业,把智能座舱玩得比某些国产汽车还溜。他们最新系统能根据骑行习惯推荐路线,甚至能识别用户身份自动调节减震软硬。这种体验差异,是传统车企短期内难以追赶的。
不过传统厂商也不是吃素的。豪爵最近放出消息,要在电动踏板车里加入滑动离合和可调风挡,价格还比九号低五百块。这场价格战打得正酣时,九号突然祭出M3 95C这种"配置越级"的产品,明显是打时间差抢市场。毕竟等传统厂商反应过来,九号已经用规模效应把成本降下来了。
看着街上越来越多挂着黄牌的电摩,突然觉得燃油车的好日子可能真没剩几年。不是说发动机轰鸣声不迷人,而是当充电比加油方便,当智能系统能预判你的预判,当同价位电车配置碾压油车,年轻人自然会用钱包投票。就像二十年前没人想到智能手机能取代相机,现在谁还觉得燃油车能永远称王?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选电车还是油车,真不是看参数表那么简单。你得想想每天通勤要走哪类路,充电方不方便,有没有改装玩车的瘾。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当九号们开始用汽车级配置做电摩时,这个市场的水位早就不是五年前能比的。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电摩真能颠覆两轮车市场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