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连跌+政治漩涡!特斯拉股价暴跌6%,马斯克的双线危机来了?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4950亿元#
销量连跌+政治漩涡!特斯拉股价暴跌6%,马斯克的双线危机来了?-有驾

“股价跌穿200美元!特斯拉这是要‘崩’了?”
7月10日美股开盘,特斯拉股价直线跳水,盘中一度暴跌6.3%,最终收于208.3美元——这是自2023年5月以来,特斯拉首次跌破210美元关口。消息面上,一边是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2%的“成绩单”,一边是马斯克旗下“美国党”(America Party)再陷“政治献金争议”,双重压力下,投资者用脚投票。

销量连跌:特斯拉的“增长神话”失效了?

特斯拉的“销量滑铁卢”,早有预兆。

根据乘联会7月9日发布的数据,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约43.5万辆,同比下滑12%,环比下降8%。这是特斯拉自2020年疫情以来,首次出现“双位数”季度销量下滑。中国市场尤为明显:二季度在华销量约15.2万辆,同比仅增3%,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

为什么会跌?

竞品围剿:比亚迪、蔚来、理想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抢滩”,比亚迪二季度销量超81万辆(含海外),直接挤压特斯拉市场份额;

产品周期:Model 3/Y已进入“生命周期末期”,改款车型(如Model 3焕新版)虽上市,但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

经济环境:欧美通胀高企,消费者购车意愿下降,美国二手车市场降价潮更让特斯拉“高端定位”受冲击。

更致命的是,特斯拉的“性价比优势”在减弱。中国市场的比亚迪海豹起售价18.98万(比特斯拉Model 3低3万),续航、配置却不输;欧洲市场的大众ID.3通过本土化生产,价格下探至3万欧元(约23万人民币),同样分流了特斯拉用户。

政治漩涡:马斯克的“美国党”再踩红线

销量下滑已是“内忧”,马斯克的“美国党”又添“外患”。

7月8日,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C)公开文件显示,“美国党”在二季度接受了超20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其中15%来自“匿名信托基金”——这类资金通常与利益集团或海外势力关联,违反美国《两党竞选改革法案》中“禁止匿名大额献金”的规定。

更讽刺的是,“美国党”的政治主张与特斯拉的“科技先锋”形象严重割裂:该党主张“限制科技公司数据收集权”“反对AI过度监管”,而特斯拉的核心业务(自动驾驶、车联网)恰恰依赖数据和技术创新。

“马斯克一边用‘科技自由’包装特斯拉,一边让政党支持‘反科技监管’,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公共公民”批评道。

双重暴击:投资者信心崩了

销量下滑和政治争议,彻底动摇了投资者对特斯拉的信心。

① 品牌信任度下降:政治漩涡让特斯拉“中立科技企业”的标签蒙尘。路透社民调显示,38%的美国消费者认为“特斯拉与政治势力捆绑过深”,直接影响购车决策;
② 增长预期落空:华尔街原本预计特斯拉2024年销量增速超20%,但二季度数据公布后,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从280美元下调至220美元,理由是“销量放缓+政治风险溢价”;
③ 竞争对手趁势而上:比亚迪、现代等车企借势推出“反制营销”,比如比亚迪在北美打出“无政治捆绑,专注造好车”的广告,直接对标特斯拉。

马斯克的“两难”:保销量还是保政治?

面对危机,马斯克的应对显得“顾此失彼”。

他一边在X(原推特)上喊话:“特斯拉的技术领先性不会因短期销量波动改变!”一边为“美国党”辩护:“我们只是支持‘科技自由’,和商业无关。”但市场显然不买账——投资者更在意的是,特斯拉何时能推出“爆款新车”(如传闻中的“Model 2”),以及“美国党”是否会牵连特斯拉陷入法律纠纷。

行业人士提醒:特斯拉的“护城河”正在变窄。当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理想的增程技术、蔚来的换电模式都在突破时,特斯拉若继续沉迷于“政治游戏”,恐将失去“新能源一哥”的位置。

结语
销量下滑是“警报”,政治漩涡是“暗礁”,特斯拉正站在“增长转折点”。对马斯克来说,是时候放下“政治野心”,回归“造好车”的初心了——毕竟,消费者的钱包,比政客的选票更诚实。

关注我,解读更多企业背后的“生存法则”!
作为专注财经热点的博主,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析企业兴衰、行业变迁,聊聊背后的逻辑和启示。这里没有枯燥的财报,只有犀利的观点和硬核的扒皮。如果喜欢这种风格,记得点赞+关注。

(注:本文涉及的销量数据、政治献金信息均基于乘联会、FEC公开文件及权威媒体报道,具体以官方披露为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