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

你有没有想过,汽车方向盘长什么样子,为什么方向盘的中间总是跟着一起转?大多数人压根没想过这茬,因为汽车就是这么设计的,转方向盘,中间那个logo、按喇叭的地方一起跟着轮着,似乎再正常不过了。可你要是第一次见到雪铁龙世嘉,你绝对得愣住:打轮的时候,方向盘外圈在动,中间那一大块竟然纹丝不动!这玩意到底为了啥?工程师下班路上被外星人抓去了吗?还是在车间嗑了两颗药,突然灵感来了?

咱得先问个问题:设计到底是为人服务,还是让人适应设计?平时我们买车都觉得,点火就得能开,方向盘随便转,喇叭中间找,中控一抬手就能碰到,不用多想。很多老司机都形成了肌肉记忆,碰到点新鲜事物,一不顺手就想骂娘。可雪铁龙工程师,偏偏不走寻常路,把方向盘中间做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岛,外圈转了,“小岛”坚如磐石,挺在那儿。你开这车时,每一秒都提醒你,你在体验一种不一样的世界。

大家可能觉得神操作都是为了装酷。其实吧,咱得问:这个设计真的是“反人类”,还是有点“反套路”?到底干嘛不让中间一起转?有人说是技术难题,有人说是强行创新,其实雪铁龙自己的理由很朴素——安全。

你仔细想一下,普通车方向盘一转,安全气囊也跟着转,有点跟着钢琴家手指跳舞的意思。可万一出事故,要想让气囊以最佳角度冒出来,可得给工程师出道难题。气囊本来就属于那种用得越少越好,万一你的方向盘正打歪了,一不留神,气囊出的位置偏个十几度、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雪铁龙这帮家伙一拍桌子:“我们做个不动的中间,气囊永远对着驾驶员,该弹就弹,绝不走偏路。”说得好像挺有道理。

安全之外,还有一个“方便”噱头。既然中间不动,那就能把所有牛哄哄的按键都留这儿,“你开车不用东摸西找”。音量啊、定速巡航啊、蓝牙电话啊,统统堆在中间小岛上,只要你记住位置,手可以闭着眼盲操作,也不用胳膊伸到中控台,脑子里还得想着:“我这不是在打方向盘,是在调歌呢!”老实说,这种思路就跟家里的遥控器似的,一开电视机,按键都在那里,按着顺手就好。

可这事问题也来了,咱再追问一句:啥叫方便,啥叫习惯?你再方便,也得让人用着不别扭。雪铁龙这设计,刚开始上手的人百分之九十得懵圈。这车的方向盘外圈还能打两圈不到,普通车咋咋都能转三圈多。你以为自己只打了一点,车轮其实早满了;你掉头或者停车入库时手脚忙得像踩影子,方向感彻底乱套。平时换车还得适应,现在这适应成本直接翻倍,很多人直接放弃:“这车是谁发明的,是不是专门考验我的驾驶智商?”

而且,按照常规思路,方向盘设计就是个老司机都不想多考虑的器官。你天天摸它,已经无比顺手。雪铁龙这设计一出,立马突破所有“心理舒适区”,大家只觉得奇怪、反常、不合群,几乎没人愿意去花时间体会。

很多人问,是不是设计师吃饱了撑的?我觉得,敢想敢干当然是好事,但创新不能连本该照顾的用户都忘了。你做一个面向普罗大众的工具,用户是一切的核心,再天马行空也得落地。雪铁龙这方向盘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工程师一定反复思考过,甚至论证过一百次,“安全优先”没错,但人的习惯、驾驶体验也是不能忽略的。

你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所有汽车都变成了这种方向盘,你是不是得花几个月重新学车?一旦遇上紧急情况,手忙脚乱还不如原来的设计管用。你千万别低估那些“看似没啥大用”的传统——比如方向盘转动方式、按键分布——其实这些都是千百万司机用几十年才定下来的“标准操作”,再有天才设计师,也别硬杠用户数以亿计的本能。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但话有说回来,这设计真的一无是处吗?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反人类设计”,其实也提醒大家不要永远困在一个框框里。如果没有这些插科打诨的大胆尝试,汽车行业还会是几十年前那模样。你回头看看,每个时代总有些“奇行”设计——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实用,有人觉得傻,最后大浪淘沙,有几个成了范本,绝大多数都成了段子。但如果没人试错,行业就永远没有新鲜血液。

现在你再回头看世嘉的方向盘,大家把它当成“黑历史”,其实它就是个很有勇气的实验。它一次把“安全”拉到极致——气囊始终不跑偏;把“方便”拉到极致——常用按钮全在你手边。但它也在“驾驶体验”上出现了大漏洞:人太难适应,手感完全异样。就好像,有人用左手写字很牛,但你硬要求全世界都改左手,那还不乱套了。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雪铁龙方向盘设计不转中间,强调安全,体验却让人懵-有驾

怎么评价这一切?我觉得雪铁龙算是个勇敢的疯子,也可能是个没被欣赏的天才。它认认真真搞了个创新,但没预料到人的习惯有多强大,市场有多铁面。你成了“班上最奇怪的同学”,大家瞥一眼就记得,却没人把你请进状元榜。可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设计,才让世界多姿多彩。没了这些“反人类”发明,汽车行业可能早就变成一条死水,你我出门开车,永远只在一条直线上画圆圈。

最后留个问题,或者说想让大家自己琢磨琢磨:你到底想要啥样的汽车?你到底想要个适合自己,还是一味跟风?创新和守旧本来就是一场博弈。设计师是天才还是疯子,得看你愿不愿意站在不同视角多想一步。也许今天这个“方向盘不动”成了笑话,但下一次谁知道不会有人把一个“反人类”点子变成新标准呢?

好了,写到这儿,你要是也开过世嘉,或坐过这种车,第一反应是啥?觉得“真牛掰”还是“啥破玩意”?说一说,别藏着,咱们互相交流,才是汽车世界最有劲的事儿。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