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召开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供需对接促产业升级,共创未来

如今,我们谈论汽车,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四个轮子加一个发动机的简单概念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电动化仅仅是这场变革的开场,真正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在于智能化和网联化,也就是让汽车变得更聪明、更能与外界互联互通。

莱西市召开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供需对接促产业升级,共创未来-有驾

在这场席卷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升级浪潮中,每一个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机会,希望能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抢占先机。

就在最近,青岛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莱西,用一场精心组织的产业活动,向外界清晰地展示了它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决心和布局。

8月8日,一场名为“莱西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大会”的会议在当地召开。

这场大会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普通的招商引资,它更像是一次产业生态的集中展示和优化重组。

会议现场可以说是群英荟萃,不仅有像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奇瑞汽车以及作为东道主的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这样的整车制造巨头,还有像青岛国轩电池、青岛耐克森轮胎等在产业链各个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上下游企业。

把这么多行业内的重量级选手聚集到一起,莱西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产业链上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能够面对面地交流,打通信息壁垒,促进彼此合作,共同把产业的蛋糕做大做强。

会议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果,现场就有6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这些项目并非零散的投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相互关联的战略性布局,为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不妨来仔细看看这几个项目,就能理解莱西这盘棋下得有多么精妙。

首先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投资建设的“北汽制造KD件生产项目”。

可能很多人对“KD件”这个词不太熟悉,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它就像是“汽车版的宜家家具”。

工厂将一辆完整的汽车拆解成标准化的零部件套件,打包之后运往海外市场,再由当地的工厂进行组装。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一些国家的高额整车进口关税,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北汽制造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更灵活的模式。

这个项目预计年产3000套KD件,产值高达3亿元,这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是莱西制造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莱西市召开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供需对接促产业升级,共创未来-有驾

如果说整车制造是龙头,那么完善的配套设施就是龙身和龙爪。

这次签约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产业园项目”就扮演了这样一个关键角色。

这个产业园可以被理解为汽车产业的“三甲医院”和“最高质检中心”。

从电池电机的安全性、耐久性,到整车的动力性能、经济油耗,再到复杂的电磁兼容性测试(也就是确保车内各种电子设备不会互相干扰),以及材料强度、环境适应性等方方面面,都将在这里进行严格的检验。

它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服务范围覆盖整个胶东地区、并面向全国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检测基地。

这意味着,未来不仅是莱西本地生产的汽车,周边地区的车企也可能需要把产品送到这里来“体检”和“认证”,这不仅能带来服务收入,更重要的是,它帮助莱西在产业内建立起了标准和话语权。

核心零部件方面,“欧维斯锂电池项目”计划新建4条生产线,年产能达到12.3亿AH。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这个项目的落地,意味着莱西的整车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可靠的核心动力来源,极大地增强了本地产业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

而“渤发新材料充电桩项目”则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吃饭”的根本问题,为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支持。

现代制造业的竞争,早已延伸到了供应链管理领域。

由京东快星供应链投资建设的“汽车零部件智能仓储项目”,就是为北京汽车制造厂量身打造的“后勤总管”。

汽车生产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如何保证这些零部件在需要的时候不多不少、准时准确地送到生产线上,是一门大学问。

京东凭借其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强大实力,建设智能仓储,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保障生产线的平稳运行。

莱西市召开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供需对接促产业升级,共创未来-有驾

此外,“腾达汽车座椅项目”则专注于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为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提供高品质的座椅零部件。

从核心的电池、检测,到配套的充电、物流,再到提升舒适性的座椅,这6个项目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相互支撑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清晰地表明,莱西的招商引资已经超越了单纯引进单个企业的阶段,而是进入了围绕产业链进行系统性布局的“2.0时代”。

这一切的背后,是莱西市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务实的执行策略。

面对全国性的产业竞争,莱西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结合自身优势,规划了“2+2+1”创新型产业体系,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

他们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首先是“抓培育、强龙头”,全力支持像北汽制造这样的“链主”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其推出更多像极石01、新款212这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一个强大的龙头企业,自然会像一块磁铁,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前来聚集。

其次是“抓招引、补链条”,这也是本次供需对接大会的核心目的。

莱西正在努力推动两种深层次的产业协同模式:“整零互配”和“零零互嵌”。

“整零互配”比较好理解,就是推动本地的整车厂,优先采购本地零部件企业的产品。

而“零零互嵌”则更进一步,它鼓励本地的一级供应商(比如直接给整车厂供货的座椅总成企业),去采购本地二级供应商(比如生产座椅骨架或面料的企业)的产品。

这样一来,就在本地形成了一张紧密交织的产业网络,企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整个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和协同效率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展望未来,莱西的目标远不止于成为一个制造基地。

他们正积极布局产业链的后端服务和前端研发,瞄准车载智能终端、车规级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含量更高的细分领域,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通过举办各类供需对接活动,利用“链万企”等线上平台,莱西正在为本地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也在激活本地的汽车消费市场,形成一个良性的内循环。

这一系列精准而有力的组合拳,展示了一个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智慧与魄力,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版图上,莱西将会占据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