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小米汽车的谍照,我第一反应是:卧槽,这也太像卡宴和路虎的野生结合体了吧!那硬朗的线条,宽体的姿态,就差前脸挂个椭圆LOGO换个绿漆,立马变成英国贵族。马路杀手的既视感扑面而来,不愧是小米放出的又一枚核弹。
机缘巧合前几天刚从广州开回北京,这一路上新能源车真是越开越多,SUV市场更是卷得飞起。这时候看到这枚YU9的谍照(没错,坊间暂时就这么叫它),感觉就像在一堆泛泛而谈的相亲对象里突然冒出个气场全开的主儿。
据业内朋友透露,这台车预计2025年上半年就要来捣乱了。按小米那德性,十有八九还是走"性价比轰炸"老路子。想当年我刚入行测车那会,厂商要是敢喊"吊打"这词,公关部得跪着求别人别骂自己品牌。现在倒好,小米直接自带流量,不用喊别人都帮你喊去了。
我琢磨着,这台YU9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小米布局里的那台大型SUV。之前雷军在SU7发布会上的产品矩阵里就有这台家伙的影子,现在看来是奔着问界M9和理想L9这帮主儿去的。卡宴、路虎的设计基因那不是白融的,就是奔着高端市场去的。
说到技术层面,我偏向于是增程式动力系统。纯电续航这事啊,就像谈恋爱,刚开始时人人都嘴上说无所谓,到后面焦虑得不行。理想这帮人早算准了这点。前几天我开着测试车去西北,半路上充电桩排队那场面真叫一个惨烈,一堆司机脸都绿了,那会儿增程式续航就香了。但是我转念一想,小米不是压根没有增程式技术储备么?难道是又找了谁家合作?谁给他代工这方面技术呢?
驾驶感受这块还没法评估,但如果按SU7那套路子来,必然是大算力堆智驾,再加澎湃OS的软件能力。SU7我前不久拿来城郊试了把,那软件流畅度还真挺让我意外,跟以前那些国产车机比起来简直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说回外观,贯穿式的环形大灯,加上车顶那粒激光雷达,十有八九是奔着高阶智驾去的。内饰肯定也是延续小米那套极简风,我觉得挺好,那些动辄三四十个实体按键的车型开久了才知道有多反人类。以前我老觉得物理按键就是王道,直到有次凌晨开车,摸了半天找个加热座椅按钮差点把车开沟里。
价格这块,纯属个人经验揣测,如果是增程版,怎么着也得30万起步,顶配上40万,才能形成对标问界M9和理想L9的竞争优势。但如果是纯电,那就肯定得死磕续航和智能驾驶,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小米单车亏损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据说SU7平均每台亏4.5万,这一波得卖多少台才能回本啊?
有个关键点我琢磨了半天,雷军定的30万台交付目标实在太狂了。当年我在老东家做产品经理时,规划个3万台年销量都得开三次会,拍桌子保证。30万这目标,产能跟得上吗?而且现在新能源市场可比两年前卷多了,光靠情怀和"米粉"可撑不了太久。
这两年我测过的车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说实话,小米那股子"硬件狂魔"的劲头用在造车上还真挺讨喜。就是不知道YU9到底能不能真像传说那样"核弹级"打击市场。毕竟问界M9那可不是省油的灯,全栈技术方案加上华为在智驾领域的积累,再有鸿蒙座舱系统那流畅度,着实是个硬茬。
按照小米一贯的套路,YU9肯定有几个版本。我打赌得有个顶配搭载"澎湃OS超慢版",再全系标配"120W急速充电",至于续航估计得上个"820公里CLTC"才敢说吊打对手。我们业内有句老话,数据好看不如驾驶感受扎实,最终还是得实测才知道。
我这个人比较直,小米真想打穿高端SUV市场,光靠拼参数和外形像卡宴可不行。得把驾驶品质这关过了才行。这么多年下来,我见过太多看上去参数吓人,开起来却一言难尽的车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如果YU9真像传闻那样,不管是长相还是性能都能和卡宴、路虎掰一掰,那可真是给国产车涨脸了。就是,我就怕又是满嘴跑火车,最后交付了才发现和宣传不一样,那可就尴尬了。这年头,谍照看得多了,我都有点儿麻木了。来真格的吧,别只靠谍照炒作提前透支信任度。
唉,打住了,又要开始一顿吐槽了。等YU9真出来了,咱们开上路,跑它个两万公里再仔细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