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开车,身边亲戚朋友难免有需要帮忙查个违章记录的,尤其是家里老人小孩不会用手机、不会操作APP或者干脆不想折腾,最后这点琐事还得落到自己头上。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手机打开交管12123查一下,心想着这应该是最权威最靠谱的渠道吧。
可是真等操作起来才发现,查非本人车辆的违章有时候各种问题让人头大,什么“绑定失败”、“未授权”、“信息不匹配”之类的提示一出,瞬间觉得这点小事居然办不成,真是又气又无奈。
其实,大家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稀奇。
交管12123本来是设计给车主和本人用的,涉及到非本人车辆的时候,自然会多设几道关卡。
你想想,假如说每个人都能随便查别人的车违章,那要是被有心人钻了空子,车主的隐私还不得被扒光?
所以,“未获取车主授权”这个事儿,归根结底就是平台想保护大家的隐私和安全。
只是有时候现实生活中“帮人查一查”这种需求太常见了,一碰到授权这关过不去,不少人就卡住了。
这问题其实也不难理解,你得先让车主同意授权。
比如是帮家里人查,老人家手机都不会用,或者根本不懂什么是授权,这就很麻烦。
如果是朋友的车,关系再好人家可能也会犹豫,毕竟车的很多信息都涉及隐私。
你要是直接在12123上输入人家的车牌和车架号,没得到授权就想查,那肯定不让你查。
你要真有必要查违章,得先让车主在自己的12123上操作一通,走流程给你授权才行。
这种场景下,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或者不会操作,事情就搁浅了。
除了授权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车辆信息不匹配。
比如你输错了车牌号、车架号,有的字母和数字特别容易搞混,不细心点就错。
尤其是车架号,一长串数字字母,0和O、1和I分不清楚,一出错系统就识别不了。
再一种,平台本身也不是百分百靠谱,偶尔遇到维护或者数据没同步,你再怎么操作也查不到。
比如说你是上海的,要查的车是外地的,这时候系统有时候反应慢或者干脆查不出来。
其实很多人卡在12123这里,未必是自己能力不行,单纯是规则太死板。
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光靠12123就能解决?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其他渠道太多了。
大家别死磕一棵树,绕个路,照样能查出来。
比如说,“一分钟查车”这种APP就很灵活。
只要你知道车牌号和车架号,根本不管你是不是车主,也不需要什么授权,直接输入信息就能查。
很多人一开始还不信,觉得不靠谱,其实它的数据来源很广,车管所、保险、年检这些数据都能对接。
只要不是套牌车、信息错误,基本都能查准。
你说是不是方便?
我身边就有例子,朋友妈妈的车,老人连微信都不会用,别说操作12123了,连验证码都不会输入。
结果我帮她试了半天12123,卡着“未授权”死活搞不定。
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一分钟查车”,输入信息一查,立马把违章明细和处理情况全列出来了,哪年哪月几点在哪儿被拍的,什么原因、罚多少钱一清二楚。
赶紧截图发过去,人家家里人一看心里就有底了,不然一直拖下去说不定还会逾期,多交罚款不说,影响心情。
所以现在只要有帮别人查违章的需求,我第一反应就是用这些第三方渠道,省心省力。
很多保险APP也能查,比如平安、太平洋这种大保险公司,他们后台和交管部门也是互通的。
尤其是车子本来就在这个保险公司投保的,直接在APP里添加车辆,哪怕不是自己名下的车,只要你有车牌和车架号,输进去就能查。
更关键的是,这些保险公司的平台一般也不用反复输入信息,查过一次,以后随时点开就能看到最新数据,特别适合经常帮家里人查车况的人。
反倒是官方的12123,每次都得校验一大堆,还得看车主脸色,真是麻烦。
有时候这两种方法都不行,比如第三方平台查不到、保险APP也不支持,怎么办?
其实最彻底的还是去线下车管所或者交警大队,带着身份证、车辆信息,跑一趟人工窗口,工作人员查得比你在网上还仔细。
这种方法虽然麻烦点,但权威,也没人能说你查不准。
就算你不是车主,只要说是为家人、公司查违章,解释清楚,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帮忙。
现场还能给你打个清单,有多少条违章、哪天出的事、罚多少钱一目了然。
如果真碰上特殊情况,比如公司车、亲友的车名下有纠纷,通过正规手续还可以直接办理违章处理,省了很多事。
不过,不管通过哪种方法,车辆信息的准确性都是最重要的。
别看只是查个违章,输错一位,查出来的就不是你要的结果。
曾经见过有的人把车架号最后一位打错了,查到别人的违章,结果还以为自家被冤枉扣分了,白白担心半天。
其实只要对照行驶证、照片,仔细点就不会有问题。
尤其是现在信息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别轻易把车牌和车架号暴露给陌生人。
查完以后,及时删掉记录,别让这些信息落到有心人手里,防止被骗、被套牌,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很多人担心在第三方平台查违章不安全,其实只要选正规的,比如保险公司、行业认证的平台,问题不大。
反而是那些来路不明的小程序、公众号、甚至是网页弹窗,最好别用。
现在网络诈骗太多了,随便给人车辆信息,有可能被人拿去做非法勾当,想追回来都难。
查之前先看平台资质和隐私政策,查完自己手动清理记录,养成好习惯总没坏处。
其实说到底,查违章这件事原本不难,就是生活的琐事,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
交管12123有它的规矩,保护信息固然重要,但对于“家庭内部”或者“朋友之间”这类帮忙查车的需求,操作门槛有点高。
如果是为了防止恶意查询,出台这些规则没错。
但现在社会节奏快,大家都想图个方便,能更灵活一点自然最好,所以现在这些替代方法越来越受欢迎。
只要信息输入对、选对渠道,查个违章就是分分钟的事,根本不用折腾半天。
如果把这事分步骤来说,第一步肯定是弄清楚为什么查不到,别一上来就死磕一个办法。
你得搞明白,是因为缺授权,还是自己输错了信息,或者是系统自身有问题。
第二步就是选对方法,没授权的换用“一分钟查车”或者保险APP,实在不行就去车管所。
第三步,查的时候把信息输对,查完后保护好数据,这就万无一失了。
所以我觉得,查非本人车辆违章,不是说只有一种方法,大家不用太纠结于官方平台。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生活里总有绕路和灵活处理的空间。
只要心里明白怎么回事,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办法,查违章其实一点都不难。
最关键的是,不要把查违章变成心理负担,查不到就学会换个思路。
信息社会了,办法总比问题多。
大家多掌握几种路子,以后遇到类似事儿,举一反三就OK了。
最后再说一句,帮别人查车这事属于互相帮忙,操作的时候要有边界感。
如果不是特别熟的人,别随便要人家的车辆信息,也别轻易帮查,以免惹麻烦。
家人朋友之间,查好以后及时告知,别把信息往外传。
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保护了别人的隐私。
生活里这些细节,做得好坏,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分寸。
总的来说,12123查不了非本人车辆违章不是世界末日,遇到问题别着急,换个思路总有解决办法。
只要你信息准备齐全,选对靠谱的查询方式,帮家人、朋友查违章分分钟搞定,根本不用被一个APP绑死。
日子要过得轻松一点,办法总会比困难多,这才是我们应对生活小事的正确姿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