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最近有点烦。
那天他开着自家那辆跑了8万公里的老伙计去接孩子放学,刚在路口等红灯,车子突然像得了“帕金森”似的抖个不停。后视镜里的挂件晃得跟拨浪鼓一样,吓得旁边骑电动车的大爷直往边上躲。他赶紧把车开到修理厂,师傅掀开引擎盖只看了一眼,就甩出一句话:“你这火花塞都成老古董了,再不换,发动机都得跟着遭殃!”
老王这才想起来,上次保养时技师确实提过这事,但他总觉得“车还能开就没必要折腾”。没想到这次差点把发动机搭进去,修车师傅说要是再拖下去,积碳严重引发拉缸,维修费都能抵上半辆车钱。
其实像老王这样的车主真不少。很多人总觉得火花塞就是个“小零件”,坏了再换也不迟。但老司机们都知道,火花塞可是发动机的“心脏起搏器”,它要是闹情绪,整个车都得跟着“躺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当车子出现哪些现象时,就像在举着喇叭喊“快给我换火花塞”!
第一种警报:怠速抖成“筛糠”
上周同事小李跟我吐槽,说他家车最近等红灯时抖得跟手机开了震动模式似的。有次带着客户谈生意,车子抖得客户保温杯里的枸杞都撒了一身,场面别提多尴尬。
这其实就是最典型的火花塞罢工信号。新车状态好的时候,怠速稳得能立硬币。可当火花塞电极间隙变大,就像打火机用了太久,点火时“呲呲”冒火星却点不着柴火。四个气缸点火节奏乱了套,有的缸有力使不出,有的缸直接躺平摆烂,发动机可不就得“跳踢踏舞”么?修车师傅老张说,碰到这种“车震”情况,十有八九得先查火花塞。
第二种警报:油门踩进油箱也不走
上个月我表弟开着刚买的二手车去自驾游,在山路上超车时发现油门都快踩穿了,车速愣是上不去。后来在修理厂拆开发动机一看,四个火花塞里有两个的陶瓷绝缘体都裂了,混合气根本点不着火,难怪发动机像得了“肌无力”。
火花塞老化后,点火能量就跟手机剩1%电量似的——看着还有电,关键时刻准掉链子。特别是在急加速时,发动机需要“噼里啪啦”连续点火,这时候要是火花塞不给力,汽油没烧透就被排出去,动力自然跟不上。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当超车变得像“老牛拉破车”,别急着骂车厂偷工减料,先看看火花塞是不是该退休了。
第三种警报:油耗高得能跑滴滴
邻居刘姐最近总抱怨:“我这车是不是成油老虎了?加满油才跑四百公里!”后来检测发现,她车上的镍合金火花塞早就超期服役两年多了。修车小哥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用漏勺舀水,看着是在加油,实际上大半都漏掉了。
火花塞点火效率下降时,发动机会进入“报复性喷油”模式——电脑觉得“刚才那口油没点着,再补一口!”结果喷进去的油太多烧不完,排气管冒黑烟不说,油耗直接飙升30%都是常事。更可怕的是,这些没烧完的汽油还会变成积碳,糊在发动机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当油表指针比股市跌得还快时,真该掀开机盖看看火花塞了。
第四种警报:启动堪比开盲盒
朋友大周有次冬天去东北出差,零下20度的早晨,他的车愣是打了七八次火才启动。修理厂拆下火花塞一看,电极都快磨平了,师傅调侃说:“你这火花塞打出的火星,还没小孩玩的手摇烟花亮呢!”
冷启动最考验火花塞的“业务能力”。低温下汽油本来就难挥发,要是火花塞再“年老体衰”,那点微弱的火花根本点不着混合气。很多车主发现热车后就不抖了,以为问题解决了,其实这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等哪天彻底点不着火,叫拖车的钱都够换十套火花塞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车主要问:“我车没这些症状,是不是就不用换?”还真不是!修车二十年的陈师傅告诉我,火花塞就跟牙刷似的,看着毛没掉光,其实早就该换了。特别是现在很多车用的长效火花塞,等到真出症状时,往往已经对发动机造成内伤了。
就像老王那辆车,虽然最后只花几百块换了套铂金火花塞,但清理积碳、更换缸垫又多掏了两千块。要是一开始按时更换,哪至于遭这罪?所以说,千万别把火花塞当“消耗品”,得当“预防药”来用。按厂家建议的里程数更换(普通火花塞4万公里,铂金8-10万公里),就跟按时给手机充电一样,图的就是个踏实。
下次保养时,记得让师傅把火花塞拆下来看看。要是发现电极发黑、陶瓷体开裂、间隙过大,别犹豫,赶紧换!毕竟比起动辄上万的发动机大修,这几百块花的可是真值。咱们开车讲究个“防患于未然”,别等爱车“躺进ICU”了才后悔——那时候流的泪,可都是当初省钱时脑子里进的水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