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14辆,董事长年薪196万!众泰汽车的魔幻现实,到底打了谁的脸?
众泰汽车用一份年报撕开了中国车企最荒诞的遮羞布:全年卖出14辆车,亏损10个亿,董事长却领着196万年薪,高管团队合计分走千万报酬。当消费者用脚投票时,高管们却在用公司账户给自己发奖金,这种黑色幽默让资本市场都惊掉了下巴。
这家曾靠"保时泰"名震江湖的车企,把汽车行业的潜规则玩到了极致。2016年巅峰时期年销33万辆,模仿豪车的外观设计让众泰赚得盆满钵满,但也埋下了致命隐患——没有发动机技术,没有底盘专利,更没有正向研发能力。当市场开始淘汰山寨产品时,众泰瞬间从神坛跌落,2019年销量暴跌至2.1万辆,六年间累计亏损超过254亿。但比业绩崩塌更讽刺的是,公司越是亏损,高管薪酬体系反而越稳固。2024年16位董监高瓜分954万年薪,仅董事长和副总裁就拿走近四成,即便离职的副总裁还能领走127万"分手费"。
在新能源汽车狂飙的时代,众泰的"摆烂"操作堪称行为艺术。2023年推出的江南U2新能源车,售价5.68万起却全年只卖出42辆,2024年更是彻底停产。公司解释称"处于恢复期",但财报显示其研发投入持续缩水,反而把资金用在给高管发工资、养着336辆库存车这些"刀刃"上。更荒谬的是,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的61亿腰斩至36亿,净资产只剩2.35亿,却还能掏出千万现金犒赏管理层。
当其他车企在智能化赛道拼命烧钱时,众泰高管团队却把上市公司变成了提款机。2024年五位核心高管集体辞职,表面是"个人原因",实则是精准的套现离场。留下的管理层继续画饼,声称要全力推进T300车型复产,可这款车三年前就被市场抛弃,如今连生产线都生锈了。投资者不禁要问:拿着百万年薪的决策者们,到底是在拯救企业,还是在慢性肢解这家上市公司?
这种"亏得越多,赚得越狠"的商业模式,暴露出A股市场扭曲的激励机制。当公司净资产仅剩2.35亿,却要给16个高管发千万年薪,相当于每年吃掉公司4%的净资产。按照这个速度,不用等新车上市,众泰的剩余价值就会被管理层分食殆尽。比起造车,他们显然更擅长制造财务报表上的行为艺术——毕竟卖车只能赚点辛苦钱,而掏空上市公司却能实现财富自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