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留在家里的车?这个问题,最近在机车圈炸开了锅。洪剑涛,咱空军老哥,忍痛割爱,要和自己心爱的哈雷说再见了。这车可不是一般的哈雷,是中国绘车大师唐硕亲手绘制的,融合了飞机铆钉元素,还印着老洪的生日数字“13”,意义非凡。更让人唏嘘的是,这车13年来才跑了2795公里,跟新的一样,可就要报废了。你说老洪心里不得劲儿吧?肯定的!
要说这车,老洪宝贝得不行,当初这辆哈雷带着他入了重机车的坑,后来又陆陆续续买了十辆,妥妥的机车发烧友。可为啥放着这么好的车不骑呢?工作忙呗!老洪不是在高铁上就是在飞机上,哪有时间骑?这车连保养期都没到,你说冤不冤?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老洪为啥不把车留着做个纪念?京A牌照!懂的都懂。现在这京A牌照,黑市价至少60万,一牌难求啊!报废了车,牌照还能留着,这买卖,值!
最近还有一个更狠的,一位机车大哥直接把即将报废的爱车推到沙漠里“安葬”了,那场面,真是让人心酸。说到底,还是这13年强制报废政策惹的祸。多少机车发烧友为了这事儿操碎了心,年年呼吁,年年没动静。老洪的哈雷还有十几天就要报废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政策改变的那一天。想想看,一辆保养良好的哈雷,里程数还没到3000,就因为一个数字,要被强制报废,搁谁谁能不心疼?
这几年,类似的事情还真不少。前段时间,一个老哥收藏了一辆80年代的经典摩托车,车况完美,比一些新车都好,可也因为超过了报废年限,只能忍痛处理。还有人为了规避政策,把车拆了,零部件分开保存,就为了哪天政策变了还能组装起来。你说这政策是不是有点“一刀切”了?毕竟,车况才是决定车辆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单纯的年限。
现在很多国家对老爷车都有特殊的政策,只要通过严格的检测,就能继续上路。为啥咱们不能借鉴一下呢?制定一个更灵活的报废政策,既能保证道路安全,又能保护这些承载着历史和记忆的老爷车。老洪的哈雷,还有那位沙漠“安葬”爱车的大哥,他们的故事,或许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政策的改变。毕竟,对于真正的机车爱好者来说,摩托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梦想和情怀的载体。难道,这些梦想和情怀,就只能在冰冷的报废政策面前化为乌有吗?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不留在家里的车?答案或许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政策的限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听到车友们的心声,早日出台更加合理的报废政策,让这些承载着回忆和梦想的机车,能够继续驰骋在路上。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