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哥几个坐下来,泡壶茶,聊聊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这档子事儿。
说真的,这年头看发布会,比看春晚有意思多了。
尤其是看雷总的,那不叫开发布会,那叫开个人演唱会,还是带货版的。气氛烘到那儿了,PPT翻得飞起,底下米粉跟过年似的。然后,重头戏来了,雷总大手一挥,颇有那么点“朕的江山,分你一半”的豪气,说要“免费送”一堆好东西。什么Nappa真皮,什么零重力座椅,什么骚气的熔岩橙配色,林林总总算下来,六万六。
好家伙。
我当时隔着屏幕,都仿佛听到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和一片“雷总牛逼”的呐喊。这感觉,就像你在路边摊吃碗十块钱的阳春面,老板突然端上一盘澳洲龙虾,拍着你肩膀说:“哥们儿,送你的,不要钱!”
你什么反应?
第一反应肯定是懵圈,第二反应就是狂喜,第三反应,估摸着就该犯嘀咕了:“这老板……是不是看上我了?”
互联网上立马就炸了锅,跟往滚油里浇了一瓢凉水似的。段子手们倾巢出动,什么“感谢雷总,不然我买到的就是个车架子”,这话虽然损,但你咂摸一下,嘿,还真有那么点味道。这就好比你去买个精装修的房子,开发商指着马桶和水龙头跟你说:“这些都是我免费送你的哦!”你是不是也得在心里嘀咕一句:“不然呢?我花几百万买个毛坯水泥洞吗?”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那个“送”字。
中文,博大精深啊。一个“送”字,能品出九九八十一种滋味。雷总的这个“送”,到底是“馈赠”的“送”,还是“护送”的“送”——就是把你舒舒服服地护送到掏钱的那一步?
你猜怎么着?
很快就有人不信邪,跑去问小米的客服。客服小哥小妹们估计这几天电话都被打爆了,练就了一套标准话术:“亲,这个是限时创始权益,是免费赠送的,不包含在车价内。”
听着没毛病,对吧?挺实在的。
但关键问题来了,有人就问了:“那这玩意儿我能不要吗?我这人就喜欢织物的座椅,对真皮过敏。我也不喜欢什么零重力,就喜欢坐得板板正正。你把这六万六给我减掉,车价便宜点,行不?”
你听听这回答,堪称当代商业奇观:“亲,这个是标配哦,不能取消的呢。”
我听到这就乐了。
这叫什么?这叫“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是一种霸道总裁式的“免费”。我免费对你好,但你必须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钱,一分不能少。
这操作,一下子就把这碗阳春面配龙虾的性质给变了。原来不是老板看上你了,是这龙虾本来就是面的一部分,而且是菜单上没写明白的那部分。
说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小米不厚道,玩文字游戏。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把这事儿,往深了盘一盘。雷军是谁啊?在中关村攒机箱起家,在互联网江湖里杀伐了半辈子的人物,他能不懂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他比谁都懂。
他不是在玩文字游戏,他是在玩弄人心。
这套打法,背后是两把锋利的刀,一把叫“锚定效应”,一把叫“损失厌恶”。
什么叫“锚定效应”?说白了,就是先给你个参照物。雷总先把这六万六的“大礼包”往你面前一摆,金光闪闪的,告诉你,这玩意儿,价值连城,搁别家,你得真金白银地掏。现在,我,雷布斯,免费送你。你脑子里“六万六”这个数字就跟船锚一样,“哐”一下就扔下去了。然后再看那二十来万的车价,你心里会怎么想?“哇,减掉六万六,这车才十几万?太值了!”
看明白没?他不是在卖车,他是在帮你“算账”,而且是用他的算法。
再说“损失厌恶”。人性里头有个根深蒂固的毛病,就是得到一百块的快乐,远远没有失去一百块的痛苦来得强烈。现在这个“免费大礼包”摆在你面前,虽然你没花钱,但它在名义上已经是“你的”了。让你放弃它,就等于让你从自己兜里往外掏东西,你难受不难受?你肯定难受。所以,绝大部分人会选择“既然送了,那就拿着吧”,然后心安理得地付了全款。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水银泻地,密不透风。你以为你占了天大的便宜,其实你只是顺着人家给你挖好的心理滑梯,一路滑到了付款码面前。
高不高?实在是高。
这事儿,往小了说,是小米的一次营销策划;往大了说,是咱们这个时代消费主义的一个缩影。
你仔细想想,这种“强制的免费”我们见的还少吗?
你去办张健身卡,销售唾沫横飞地告诉你,今天办卡,免费送你十节私教课,价值三千块!你一听,划算啊。结果呢,这十节课你得上,约课比登天还难,教练全程都在推销他更贵的课程。这“免费”的私教课,最后成了你不得不去应付的“人情债”。
你买个手机,里面预装了三十多个APP,美其名曰“为您精选”,还都不能卸载。它占你的内存,偷跑你的流量,弹你的广告,可它“免费”啊,你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免费”包围的陷阱里。商家们早就想明白了,直接跟你谈钱,太伤感情,也太低级。最高明的办法,是让你感觉自己赚了,让你在一种“智商上碾压了商家”的愉悦感中,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
小米这波操作,就是把这种潜规则,大大方方地摆在了台面上。
当然,这么干,风险也大。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把家传的秘籍给公开了。短期内,大家会觉得“哇,这招好厉害”,纷纷模仿。你看,现在连卖小龙虾的、做美甲的,都开始玩“免费送”的梗了。但长此以往呢?大家就都看明白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老话,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第一次你可能觉得新鲜,第二次你就会琢磨,第三次你可能就直接扭头走了。信任这东西,就像一张纸,揉皱了,再想抚平可就难了。
而且,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那不是红海,那是血海。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恨不得把价格打到地板上,再挖地三尺。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比猴儿都精。你这点营销上的小花招,能撑多久?
说到底,车子,终究还是要开的。
你的续航实不实?你的智能驾驶聪不聪明?你的座椅坐着舒不舒服?你的售后服务靠不靠谱?这些,才是决定一辆车能走多远,一个品牌能活多久的根本。营销上的炫技,顶多是锦上添花,甚至可能是饮鸩止渴。
我估摸着,雷总心里也跟明镜儿似的。他现在这么干,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在血海里杀出一条路的呐喊。他需要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所有人:“我,小米,来了!”
至于这声音里,有多少真诚,多少套路,那就得让时间来检验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给我们这些普通人提了个醒。以后再碰到什么天花乱坠的“免费”,别急着高兴,先冷静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免费”的东西,我真的需要吗?
如果不要,能折现吗?
这个“免费”的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个我没看懂的“付费”按钮?
想明白了这几个问题,估计能帮你省下不少冤枉钱。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往往就是那些打着“免费”旗号的东西。
这事儿你怎么看?是雷总艺高人胆大,还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耍?评论区聊聊呗。我就说到这儿,剩下的,你们补充。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