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换电站被夸背后:小城的远和大城的挤,到底该咋整?

蔚来换电站被夸背后:小城的远和大城的挤,到底该咋整?

最近刷朋友圈,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以前网上骂蔚来换电站的声音不少,“换电贵”“不如充电自由”的评论满天飞;可最近L90价格一出来,评论区风向突变,全是“换电真香”“蔚来这步棋对了”的夸赞。我琢磨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蔚来换电站被夸背后:小城的远和大城的挤,到底该咋整?-有驾

我有个发小在安徽阜阳下面的县城当老师,去年咬牙买了辆蔚来ES6。上周末通电话,他跟我倒苦水:“兄弟,你们大城市的换电站是方便,咱这小地方可遭老罪了。县城里就1个换电站,还在开发区边上,我住老城区,导航过去得绕20公里。有回着急送孩子上学,想着换个电赶紧走,结果到了地儿,前面排着3辆车,等了快半小时——这哪是换电?跟赶早集似的。”

他这情况不算个例。我翻了翻蔚来2024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换电站总数是2400多座,但其中70%集中在一二线及重点城市群。像安徽阜阳、河南洛阳这类三线城市,平均每100公里才有1座换电站;要是再往县城、乡镇走,基本属于“稀有物种”。

反观大城市,换电站倒是多了,可麻烦也跟着来了。上海的朋友跟我说,他家附近3公里内有2座换电站,可每天晚高峰后,换电站前的队伍能排到马路上。“上周五晚上10点回家,想着换个电明早上班用,结果等了40分钟才轮到我。旁边的出租车司机还跟我吐槽:‘现在蔚来车卖得太火,换电站根本不够使,我们都得掐着点去换。’”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供需错配”。小城市用户少,建换电站成本高,车企投不起;大城市用户多,需求集中,可车卖得太快,换电站跟不上节奏。就像咱们去餐馆吃饭,小县城的店客少,老板舍不得租大店面;大城市的店客多,可饭点一到,门口照样排长队——本质都是“僧多粥少”或者“粥多僧少”的问题。

那咋解决?我觉得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小城市别急着“撒胡椒面”建站,可以先跟着用户走——哪里购车用户多、充电需求大,就在哪里试点建站,等用户密度上去了再加密。另一方面,大城市得“精准补漏”,比如在热门商圈、居民小区周边多布局,或者和商场、写字楼合作,利用闲置场地建临时换电站,缓解高峰压力。

说到底,换电站不是建得越多越好,得让车主觉得“方便”比“数量”更重要。就像我发小说的:“我要的不是全县城就1个换电站,而是在我常去的菜市场、学校附近,能随时找到换电站——哪怕只有1座,只要离得近,我也乐意用。”

从长远看,补能网络的完善从来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准不准”的艺术。

经典语句:“基础设施的布局,最怕的不是慢,而是偏——慢了可以追,偏了要走弯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白皮书(2024)》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蔚来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三四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白皮书(2024)》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