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东大会引热议,王总激动发言透无奈

比亚迪搞了个股东大会,王总在回答问题时激动得一口气卡住,声音差点变成了卡拉OK现场!

他表示比亚迪的精髓就是“用科技来搅动这个世界、翻转社会”,还提到“不论遇到多少委屈,我们就照这么干企业,坚持长远发展!”

最后还特别嘱咐:“我们可从来不踩别人一脚,咱就老实做好自己的事,这就是比亚迪的信条!”

“这话一听就透着无奈,隔着屏幕都能嗅到那股委屈!”

王总这回真是晕了,咋就没看出来,比亚迪这几年不就是在那默默地琢磨技术,一心一意搞自己的事儿嘛!

我啥都没干,咋反倒成了众口铄金的大目标,满街都是人叨叨我?

许多消费者都傻眼了:比亚迪到底犯了什么浑蛋事儿?

按理说,墙歪了大家就推,要么是东西坏了,要么是手艺差在割韭菜,或者设计得奇奇怪怪或者直接抄别人的……可这事儿跟比亚迪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比亚迪股东大会引热议,王总激动发言透无奈-有驾

这回的奇葩灾难究竟是从哪儿蹦出来的?

咱得从头开始聊一聊!

二十年如一日:比亚迪这小子跟个傻瓜似的在造车!

王传福自己都说了,自从2003年比亚迪打进汽车圈,从头到尾就没啥变动,简直是坚持到底的老铁!

它刚开始就瞄准了新能源车这块蛋糕。

你瞧,从2008年开始就琢磨出了第一台混合动力的F3DM,2009年又跑去搞新能源的公交车和叉车,真是太有志气了!

那时候新能源搞得像吃了苍蝇,没别的法子,只能继续造油车“凑合过日子”啊!

一提到那段时间,估计不少比亚迪的员工或者粉丝都不想翻旧账。

虽然也有像F3、F0这种便宜得让人笑掉大牙的小车,但说实话,定位真的太低了,就是个走路的替代品。

在关键技术上,发动机和变速箱倒是没啥值得夸耀的地方。

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段“当跟班”的岁月,才造就了的比亚迪这个大佬!

比亚迪股东大会引热议,王总激动发言透无奈-有驾

在那苦哈哈的日子里练就的真本事:

学设计,得抓精髓:比方说那个最早火得不要不要的F3,虽然一开始好像抄了点别人的,但比亚迪真的是把“机器要小,乘客要多”这个道理研究透了。

这车不仅省钱还挺好看,关键是超好用啊!

拼了老命搞技术:为了省点银子延续生命,比亚迪硬是把那些难啃的骨头啃得嘎嘣脆!

2011年咱们就自个儿造了个1.5T发动机(BYD476ZQA),2012年又搞了个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6DCT),在国内车企里那可真是风头劲儿十足的先锋啊!

有人讲比亚迪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是“照猫画虎”,真把人惹火了,他们自己其实也知道内情!

这话不好说,但拿得出手的关键技术,像是发动机调控、双离合器的东西,还有主打的变速箱控制那些,比亚迪全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连那个神奇的ESP系统都被他玩得有模有样,搞得供应商博世只好松口,给了个“交朋友”的价钱!

活着的道理:工程师就是这脾气:比亚迪身上透出的全是工程师的精神,干活就实在,不打空头!

车子卖不掉贵价咋整啊?

那就自个儿来造最牛的技术和超贵的配件呗!

死命缩衣剿食。

这就是为什么比亚迪当初被大家调侃叫“便宜货”,但它却能一直坚挺不倒的原因。

比亚迪股东大会引热议,王总激动发言透无奈-有驾

新电力来了,傻瓜也能当大佬了!

新能源的热浪一阵猛劲儿袭来了!

比亚迪这几年攒的技术猛地抖出来了:刀片电池、DM-i混动、e平台3.0,还有云辇系统……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仔细一琢磨,比亚迪搞的事儿跟以前没啥两样:拼命攻克那些厉害技术,拼死压低成本,然后就开始狂生产。

比亚迪股东大会引热议,王总激动发言透无奈-有驾

最大的区别就是:新能源的潮流一来,憋了老半天招数的比亚迪一下子就把其他车企甩在了身后!

大家都对它刮目相看,销量就像火箭一样往上飞,从2020年的42万辆蹭到了2024年的427万辆,规模效应也让它的成本降得贼低,比亚迪简直是一骑绝尘,直冲云霄!

然后,这家拼命干活、信奉慢工出细活的公司,突然就成了大家口中的靶子。

比亚迪都懵了:咱一季度赚了91.55亿,毛利率20.1%,这数看着不赖啊,咋就被人抨击得跟打蚊子似的呢?

难道说非得一辆车挣个上百、上千的钞票才算正常吗?

就算这利润率有点儿意思,也得在国际市场上邀外国人下蛋啊,咱自家的兄弟姐妹不应该更好地享受咱的技术成果吗?

被盯上的原因:你把谁的好东西搅和了!

其实比亚迪的苦水和买家的纠结,归根结底都在想着一个大问题:这车,到底值几个钱啊?

比亚迪还是那样,没啥新鲜的!

它就是在确保自己不被活埋的情况下,拿产品来秀一手技术,再顺便把公司搞得风生水起。

这几年它的利润水涨船高,明显是没打算来个“降价大战”,就单纯是不想把顾客当成韭菜切啊!

这个“傻根”的做法,让整个行业都快受气了!

你从一年卖四十万,瞬间飙升到四十万辆,这蛋糕就那么点儿,肯定有人要哭了!

再琢磨琢磨,咋以前的车卖得跟黄金似的呢?

说白了,那个核心部件贵得跟天上掉下来的黄金似的。

以前咱们国内的车厂总是吹自己能造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最重要的那些燃油喷射、油泵、点火器、电脑控制器,还有三元催化器这些“心脏”部件,最后还是得仰仗博世和大陆电子这些老外。

人家就卖个泵,赚的钱可能比咱们国内车厂造一台发动机还多得多呢!

一瞅芯片被卡住的事儿,心里就明白咯!

新能源的时代来了,连比亚迪都把价格给弄得跟白菜一样!

在新能源的新时代,比亚迪们的招数就是:啥东西贵,就赶紧整它,直把价格压到地板上!

几年前,电池的价格高得让人想哭,不知道买得起还是租得起!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直接去矿里购物啦!

硬是把五十万一吨的锂矿,搞成了六万一吨,简直像是在打折促销啊!

那电池以前一度要千八百的,三四百就搞定了,价格还一直往下走呢!

零部件大佬们吓得腿软了:国货崛起的力量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你瞧瞧,之前要15万的思域,才8万块,简直像打折呀!

不是本田没赚到7万,而是所有环节的“水分”都给榨干了。

哎呦喂,零跑的老大放狠话了,未来中大型SUV可能只要五万块钱!这可真是敢想啊!

听着让人毛骨悚然!

想想啊,100寸的电视才卖五六千块,车子却要花十倍的钱(5-6万),这也太不划算了吧?

其实就只是那些技术门槛、专利问题,还有税费这些拦路虎,但这玩意儿都不是不能翻过去的!

欧洲人花五万欧元买个大马力的SUV,美国人花五万美元貌似也无所谓,为啥咱们人民币五万就搞不定呢?

汉兰达的价格简直像天上掉下来的星星,瑞虎8只能在下面仰望啊!

家用车之间,真的有那么大差距,不让人家拉拉手吗?

以前夏普电视卖五千多,那真是比这个八百块的长虹厉害多了!

要么那架卖四千万美金的歼十C,真没法和那个两亿美金的阵风抗衡啊!

“给中国车定个价,看看能不能翻身做主人!”

依照“买啥看得起”这个道理(简单说,就是在哪儿挣了钱就在那儿花,消费能力基本平衡),在未来两三年里,在中国花5万块人民币买辆靠谱的中大型SUV,真是没啥稀奇的。

这可能是两人一起跑着往前冲的后果呀!

中国的公司不停地换新衣,推出了更多划算的宝贝!

挑战洋鬼子的定价规矩:把那些被夸得天上有、地上没有的“贵族”价格给扔回泥潭里去!

这LV包在欧洲卖个2000多欧元,咋到中国就得开价2万多块钱呢?这生意做得实在是太离谱了!

在欧洲卖个几万欧元的车,放到咱中国就应该值几万块人民币呀,真是闹心!

要在整个汽车圈搞定这“买车不花冤枉钱”的事儿,没个比亚迪、奇瑞这样狠角色当后盾可真是难啊!

这日子离咱们不远唉!

只要咱们的国产车厉害,那些外国品牌的虚荣和高价就得乖乖现原形。

瞧瞧丰田和本田在咱这儿的售价,就心里有数啦!

比亚迪和奇瑞这帮家伙可不是止步于此,他们的目标是:国内卖个五万块,国际上直接开到五万美金、五万欧元!

你瞅瞅奇瑞咋天天过得这么滋滋的!

就因为它在海外,能把咱国内十万的车,整成三十万人民币售卖!

我想啊,以后咱们中国的车子在国外估计得涨价,国家有脑筋,这对咱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儿。

二十年前我就说过:车子要卖五万块,大家才舍得上路呢!

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那些公司,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拼命的兄弟们!

豪车十万左右,中档车五六万,代步车两三万,这在欧美根本不算啥新鲜事。

那中间的“钱差”就像个大水沟,短时间你想堵上它可没那么简单!

比亚迪们被指责,就像变革闹腾时的“肚子疼”,这是无法避免的!

真是高兴啊,崛起的比亚迪没把自己搞成个复制版丰田!

它对自己的车没调价,反而对那些乱加价的店铺来个猛捶!

众位老伙计们,您们认为咋样啊?

京东618的热门货正被大家疯抢呢!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