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挺热闹的事儿,就是一汽奥迪公布了他们家新款纯电SUV,叫Q6L e-tron的价格,说是一个“先享入手价”,34.8万元起。
这个价格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好像比想象中要实在一些,对于一个挂着奥迪标的中大型SUV来说,听着还挺有诚意的。
但如果我们只盯着这个数字看,那可能就有点小看奥迪这次的决心了。
这个价格背后,其实藏着奥迪的一盘大棋,它想在中国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新能源车市里,重新给自己找个位置,甚至搅动一下现在的局面。
现在我们买新能源车,跟前几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大家比的是谁的电池大、跑得远,或者谁的中控屏幕做得跟个大电视一样。
那种简单粗暴的竞争已经过去了。
现在市场慢慢分化成了两种主要的消费思路。
第一种,咱们可以叫它“实用派”,买车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家里的实际问题。
比如,家里人多,需要个大空间,周末能带全家老小出去玩,车里得有孩子喜欢看的屏幕,最好还有个小冰箱能冰点饮料。
你看理想汽车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主打家庭用车,把空间、舒适性这些做到了极致,赢得了大批家庭用户的喜爱。
还有问界,靠着华为强大的技术,在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上做得特别好,成了很多追求科技感的家庭的首选。
而另一种思路呢,可以叫它“体验派”。
这部分人买车,除了实用,更看重车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和生活品质。
他们希望车子开出去能有面子,设计要好看,驾驶起来要有乐趣,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前段时间特别火的小米汽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它把很多人心里那个“拥有一台跑车”的梦想,用一个相对亲民的价格实现了,满足了大家的情感需求。
所以,奥迪Q6L e-tron走的是哪条路呢?
它显然是想往“体验派”这边靠。
但它又不是那种只追求某一个方面极致的选手,而是想当一个各方面都强的“全能选手”。
它想告诉你,你不用在豪华感、操控感、智能体验这些东西里面做取舍,我这台车,可以把这些都给你。
要说清楚奥迪Q6L e-tron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车,就得先看看它的“家底”。
奥迪的SUV家族,也就是Q系列,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它的第一款SUV,Q7,概念车名字叫“派克峰”,这名字来源于一个非常艰险的高原拉力赛,代表的就是翻山越岭、挑战极限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奥迪引以为傲的quattro四驱技术。
到了Q6L e-tron这台纯电车上,奥迪并没有因为它是电车,就把这些看家本领给丢了。
相反,它想证明,在电动时代,这些传统优势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能做得更好。
首先,这台车用的是一个叫PPE的高端纯电平台,是奥迪和保时捷一起花大价钱研发的。
保时捷这个品牌大家肯定都熟,专门造跑车的。
由它来负责底盘的调校,这本身就保证了Q6L e-tron在驾驶感受上,底子绝对是硬的。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他用的都是最新鲜、最顶级的食材,做出来的菜味道自然差不了。
然后就是那个quattro四驱系统,在电车上变成了e-quattro。
它的反应比传统的机械四驱快得多,可以在千分之一秒内就调整好四个轮子的动力分配。
平时开车可能感觉不明显,但一到下雨天路滑,或者需要快速过弯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车子牢牢地贴在地上,给人一种特别强的信心和安全感。
这种感觉,不是靠吹嘘零百加速有多快就能给你的,而是源自于车辆最底层的结构设计和技术积累。
此外,这车还全系标配了前后五连杆悬架,这在同级别的车里是相当奢侈的配置了,能很好地平衡操控的精准性和日常开车的舒适性。
所以说,奥迪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造电动车不等于就是造一个装着大电池的手机,车子最根本的“行驶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然,光有好的硬件还不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以前很多国外的豪华品牌,车是好车,但车里的智能系统总感觉慢半拍,导航不好用,语音助手也傻乎乎的,这一点一直被大家吐槽。
奥迪这次显然是吸取了教训,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和华为合作。
它直接把华为那套非常成熟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给装上了。
这个举动可以说是非常聪明,也体现了奥迪的坦诚和格局。
它等于是在说,我在智能科技这方面,承认目前中国的企业做得更好,那我就不自己瞎琢磨了,直接和最强的伙伴合作,把最好的体验带给消费者。
“德国的底盘”加上“中国的智能大脑”,这个组合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
这就意味着,你开着这台Q6G e-tron,既能享受到传统德系豪华车那种扎实、稳重的驾驶感受,又能体验到像问界那些车一样聪明、好用的智能驾驶辅助和车载娱乐系统。
比如,在高速上或者堵车的时候,可以更放心地让车辆辅助你驾驶,大大减轻开车的疲劳感。
这个合作,直接把豪华品牌过去最大的短板,一下子变成了亮点。
这也说明,奥迪真正开始正视并尊重中国市场的需求和中国科技的实力了。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它的价格和销售策略。
34.8万元起,还附带了各种“装备包”,比如选长续航版就送价值两万多的AR抬头显示、翻毛皮车顶这些东西;选首发版送的东西更多,价值好几万,像OLED尾灯、大尺寸轮毂等等。
奥迪这么做,其实是在学习咱们国内新势力的玩法。
它不再是以前那种“裸车一个价,选配样样都得加钱”的模式了。
而是把很多大家本来就很想要、但过去因为贵而犹豫的配置,直接打包送给你,让你感觉花同样的钱,买到了一个配置高得多的车。
这让消费者觉得很划算,感觉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用车的体验和品质。
这种把价值明明白白摆出来的做法,比单纯地降价更能打动现在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
总的来说,奥迪Q6L e-tron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个老牌豪华巨头在新能源时代的一次重要转身。
它不再固守自己过去的那一套,而是选择了一条融合的道路:保留自己在机械素质、驾驶品质上的传统优势,同时积极拥抱中国领先的智能科技,再配上一个更接地气、更懂消费者的定价策略。
它想吸引的,可能就是那些既看重汽车的“里子”,也就是驾驶和品质,又不想在智能体验这个“面子”上落伍的消费者。
这台车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谦虚、更努力、也更懂得中国市场的奥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