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手车市场有个事儿特别逗,就是十一代雅阁的价格,正在以一种三体人看了都要连夜把飞船开走的速度在坍塌。
一台2023年12月上牌,个人一手,才跑了1.5万公里的准新雅阁,白色车身黑色内饰,全身上下散发着“我跟新车没区别”的圣光,现在挂牌13万出头。
我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真的,血压都下来了!
要知道这车含税落地价是21万多,一年时间,蒸发了8万。平均下来,前车主每天一睁眼,还没开始呼吸,300多块钱就没了。这开的不是本田,开的是一个移动的印钞机,还是反向印的那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保值率问题了,这简直是本田的信仰,正在以一个非常魔幻的速度,变成压缩毛巾,见水就没。
讲真,这事儿不能怪雅阁自己不努力,它努力了,它装上了大屏,搞了贯穿式尾灯,想学着年轻人的样子说黑话,但一张嘴,还是那股老人味儿。在今天这个掀桌子式竞争的时代,你努力错了方向,比不努力还要惨。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和平共处的商业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新势力们压根不跟你讲什么品牌历史,什么机械素质,什么驾驶乐趣。他们的逻辑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就像两个修仙的在打架,你这边还在扎马步练金钟罩铁布衫,讲究一个根基扎实,皮糙肉厚。过去这套很管用,因为大家都是这么玩的,比的就是谁的内力更深厚。但现在对面直接不装了,摊牌了,掏出了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枪,还是带无限子弹的那种,对着你就是一顿“机你太美”的火力覆盖。
国产车的军火库里,什么激光雷达、城市NOA、800V快充、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快成标配了,而且价格直接打到你脸上。你雅阁有什么?一个1.5T发动机?一个CVT变速箱?一个还算能用的L2辅助驾驶?就这点东西,也配叫智能座舱?
你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在人家纯电车丝滑的加速和静谧性面前,就像是蒸汽时代的古董。你的可靠性,在人家三年或者十万公里整车质保,甚至终身质保面前,显得像个笑话。你过去最值钱的品牌光环,在绝对的性价比和配置碾压面前,一文不值。
最好的防御,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层出不穷的电车,就是连桌子上的蜡zulian都没放过。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一个曾经真的相信过“一日本田,终身本田”这种鬼话的人,看到十一代雅阁这个样子,心里是真的有点难受的。我总在想,到底是谁还在买全新的十一代雅阁?
后来我想明白了,会买新雅阁的人,和会买特斯拉的人,其实是一种人。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我懂车,你们这帮搞电车的都是异端”的自我证明。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代步,而是维护这种信仰的纯洁性。他们需要一个载体来告诉世界,自己没有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屏幕和语音助手腐化,他们坚守着驾驶的本源。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雅阁比喻成一个固执的老头,可能有点不厚道,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那味儿就出来了?
但二手车不一样。
当一台雅阁的价格从21万跌到13万的时候,它身上所有关于“信仰”、“情怀”、“懂车”的玄学光环,就都被打碎了。它不再是一个精神图腾,它回归了它最原始的身份——一个工具。一个成熟、可靠、空间大、油耗低、开起来还算顺手的代步工具。
这时候,你再去看它,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1.5T的发动机,190马力,260牛米,配CVT,这套动力总成被本田玩了几百年了,成熟度高到令人发指,你基本不用担心它会把你扔在路上。坏了菜了,满大街的修理厂闭着眼睛都能修。这就是“确定性”的价值。我最近在想,是不是人到中年,就开始对这种‘确定性’有种病态的迷恋。就像我妈,她买酱油只认一个牌子。
L2辅助驾驶,虽然不够顶尖,但在高速上跟个车,解放一下双脚,还是绰绰有余的。座椅加热通风,手机无线充电,这些东西它也都有。它可能不会给你惊喜,但绝对不会给你惊吓。
它不香吗?它很香。但这种香,是一种价值回归的香,是一种市场终于说了实话的香。
所以,这台一年车龄、跑了一万多公里的准新雅阁,13万多,贵吗?
不贵。
这甚至不是什么捡漏,这就是它本该有的样子,是它在捅破了所有品牌泡沫,卸下了所有历史包袱之后,赤条条地站在你面前的真实价值。那些原价买的人,才是这场荒诞戏剧里,最值得同情的行为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名为“信仰的代价”的行为艺术。
所以,买这台二手雅阁,不是因为你懂车,恰恰是因为你终于放弃了“懂车”。你只是想要一台好开、不坏、空间大、还特别便宜的车,用来通勤买菜接送孩子,让生活少一点魔幻,多一点安稳。
恭喜你,你活明白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