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394期新车公示,大阳连发五款猛车,弯梁小钢炮到ADV猛兽定

最近,咱们国内的摩托车圈子里有个事儿,让不少车友都议论纷纷,那就是工信部发布的第394批新车公示名单。

平时这名单就是车企们按部就班上新品的地方,但这次,一家叫大阳的摩托车企业,直接搞了个大动作,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了一连串的深水炸弹。

他们一口气就公示了五款全新的摩托车,这阵仗在近几年的摩托车市场里还真不多见。

工信部394期新车公示,大阳连发五款猛车,弯梁小钢炮到ADV猛兽定-有驾

这五款车,类型跨度非常大,既有咱们老百姓日常代步、买菜送娃用的小弯梁,也有追求诗和远方的硬派ADV探险车,还有城里通勤最方便的踏板车。

这一下子,几乎把普通消费者能想到的用车场景都给覆盖全了。

更关键的是,随着这些新车信息一起曝光的,还有部分车型的定价,那个价格,说实话,确实让很多人感到了惊喜,甚至是震惊。

大家都在琢磨,大阳这是要干什么?

是单纯地推新品,还是想用这种“全家桶”式的发布和极具冲击力的价格,来搅动一下现在已经非常内卷的摩托车市场呢?

咱们先从这次发布会里最重量级、最吸引眼球的车型说起,那就是大阳的旗舰级ADV踏板——ADV350+。

这台车其实在之前的春季发布会上就已经亮过相,当时公布的官方指导价是25980元。

这个价格一出来,圈子里就炸了锅。

为什么呢?

因为在300到350这个排量的ADV踏板领域,它几乎成了一个“价格屠夫”。

我们横向对比一下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比如说台湾三阳的ADV300,售价是27800元;还有以配置高著称的国产品牌升仕,他们的368G售价更是达到了33800元。

这么一比,大阳ADV350+便宜了不止一点半点。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便宜会不会没好货?

大阳这次还真不是简单的降价。

他们针对老款车型用户反映最多的一个痛点——发动机震动大,做了核心的升级。

在原来那台333cc单缸水冷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平衡轴。

这个东西听起来专业,说白了,它的作用就是抵消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多余震动。

这就好比你给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加了个减震器,最终的效果就是,车子骑起来明显平顺、舒服多了。

工信部394期新车公示,大阳连发五款猛车,弯梁小钢炮到ADV猛兽定-有驾

最大功率21.7千瓦的数据没变,但骑行的质感提升了一大截,这对于长途骑行来说,体验感是天差地别的。

在配置上,这台车也是给得足足的。

7英寸的全彩液晶仪表,可以和手机连接导航;无钥匙启动、前后轮都有的ABS防抱死系统,外加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些安全配置都是标配。

更夸张的是,它出厂就自带了前后双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还支持手机APP远程查看车辆状态、启动车辆。

这些配置加在一起,再回头看那个两万五千多的价格,也难怪很多车友都说,这性价比简直是顶破天了。

说完了大块头,我们再来看看更贴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150cc排量市场。

在这个黄金排量段,大阳同样是双管齐下,推出了两款性格完全不同的踏板车:一款是走复古路线的VRF150,另一款是全新设计的跨界探险风格ADV150。

这两台车用的是同一个动力平台,都是一台149cc的发动机,能输出12.1千瓦的功率,这个动力水平在同级别的150踏板里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VRF150主打的是城市里的精致通勤,它的外观设计很复古,线条圆润,很受年轻用户的喜爱。

虽然官方还没公布最终售价,但参考同平台的另一款复古车VRX150一万二左右的起售价,这台VRF150的价格应该也在1.2万到1.4万元之间。

它的车身尺寸和重量都控制得很好,对于新手或者女骑士来说,驾驭起来没什么压力。

而另一台ADV150,则是一个缩小版的“探险家”。

它的设计语言和大哥ADV350+一脉相承,有更强的通过性和更硬朗的外观。

它的轴距更短,操控起来会更灵活,车重也略有增加,在走一些烂路的时候会更稳定。

这台车非常适合那些平时在城市里上下班,周末又想去郊区跑跑山、看看风景的用户。

它的预估定价大概在1.5万元左右,对于想尝试ADV车型但又觉得大排量太贵、太重的新手来说,这无疑提供了一个门槛非常低的选择。

除了踏板车,大阳这次也没忘了那些喜欢简单、纯粹的骑行乐趣的用户,推出了两款风格迥异的弯梁车。

弯梁车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结合了摩托车的通过性和踏板车的便利性,一直都是经济实用的代名词。

工信部394期新车公示,大阳连发五款猛车,弯梁小钢炮到ADV猛兽定-有驾

其中一款107cc的车型,外观上很有经典“幼兽”的味道,非常复古可爱。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轻,整备质量只有87公斤,一个成年人可以很轻松地推着走。

这种车非常适合学生在校园里代步,或者家庭主妇出门买个菜。

参考市场上同类车型的价格,它的售价很可能在七八千块钱。

另一款则是125cc的硬派实用风格弯梁,很多人说它有“国产CT125”的感觉。

它的动力更强一些,最高时速能跑到88公里,而且设计上考虑了更多的实用场景。

比如它的后座可以快速拆掉,变成一个载货平台,非常方便拉点东西。

虽然有人觉得它没有配备ABS有点遗憾,但考虑到它可能也就在八千元左右的定价,对于那些真正需要一台能干活、能拉货、偶尔还能去野外撒撒欢的工具车的人来说,这依然是个非常务实的选择。

当我们把这五款车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能发现大阳这次产品布局背后的深层逻辑了。

从两万五千多的中排量旗舰,到一万多的主流通勤踏板,再到万元以内的入门级弯梁,大阳构建了一个覆盖不同价位、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矩阵。

更重要的是,他们采取了一种非常坦诚的“明牌式定价”策略。

ADV350+直接比老款降价6000元,新车型的定价也紧贴市场预期,甚至低于预期,这彻底打消了消费者的观望和疑虑。

这种做法的底气,来源于企业对自身供应链整合能力和生产制造成本控制的自信。

这五款车虽然外观和定位各不相同,但在很多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平台、电控系统等方面是共享的。

这就好比一个大厨,用同样的几种核心调料,通过不同的搭配和烹饪手法,就能做出一桌子风味各异的菜肴。

这样做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有效降低了研发和制造成本,最终才能把省下来的钱,以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配置回馈给消费者。

从市场反响来看,这种策略非常成功,比如买ADV350+的首批车主还能获赠价值不菲的运动相机,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性价比”标签。

总的来说,大阳这次五车齐发,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上新,更像是一次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和对行业格局的主动出击。

它向所有消费者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无论你的预算是多少,用车需求是什么,都能在我这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价格透明、配置实在的选择。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干货满满”的发布,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