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9月24日,工信部官网显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制修订,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是的,“夺命”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必将全面实施整改。

事实上,2025年春天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一场史上最密集的监管风暴。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3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新标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确定为厂商终身承诺。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会议,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必须明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边界。

6月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直指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续航虚标等痛点

9月,工信部又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和《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短短五个月内,监管政策密集落地,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多个关键领域。这其间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当然,工信部以罕见频率密集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监管政策,总也迈不开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盘子真的大了。

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38.2万辆,同比增长31.4%,“累计渗透率”达到45%。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据乘联分会预计,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可达215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0%。

其中新能源零售量为125万左右,渗透率有望攀升至58.1%,再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早期市场进入主流市场,安全标准必须与之同步提升。

然而,我们之所以将此谓之为“新能源汽车监管风暴”,就必然遵循“风暴”本身的自然规律。

风暴是一个气象学名词,特指伴有强风或强降水的天气系统。

但风暴自带一个特殊的现象。

比如,热带风暴形成之后,风暴眼的周围有一个风速很高的带,风速可达每秒 100 米(每小时358 公里),而风暴眼内却比较平静,二者形成强烈反差。

没错,工信部就是这场监管风暴的“风暴眼”,哪怕整个新能源市场一片惊涛骇浪,工信部是平静的,更是冷静的。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我们看到的监管风暴,只是监管从曾经的被动响应升级到主动防御的系统性变化而已。

比如,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中,电池热失控占比达67%,而底部撞击引发的次生事故占总量的23%。

于是,2025年4月实施的电池安全新规,将“不起火、不爆炸”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要求,并特别新增“底部撞击测试”。

新规通过“技术标准+测试场景”双升级,构建起覆盖机械、化学、电气三重维度的安全防护体系。

这种转变折射出监管思路的根本变革,从此以后 ,咱们“不看广告,看疗效”。

又如,某造车新势力2024年累计发生11起充电自燃事故,但常规检查直至第8起才触发响应。

显然,传统抽检制度的“滞后性”在这个问题上被完全暴露。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于是,2025年6月的生产一致性检查引入“舆论大数据+隐患建模”筛查机制。

新机制通过接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实时数据,使监管响应速度提升300%。

这种转变折射出监管思路从之前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升级为力求通过预警机制,甚至是全民参与的预警机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再如,数据显示,涉及L2级辅助智能驾驶的事故中,约55%集中在高速公路场景,超半数事故源于驾驶员对系统的误用或滥用。

于是,9月发布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标准严格限定系统“设计运行条件”。

为避免驾驶员“误用”“滥用”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引发事故,标准要求,系统激活期间须具备手部脱离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这种转变折射出监管思路从之前针对突发问题采取紧急措施的处理方式,升级为通过“数据记录+状态监测+功能禁用”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设计,并力求在技术创新与安全伦理间建立平衡点。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正如伟人所言,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显然,监管部门完全具备了洞察新生事物本质的能力,并招招直指要害,厘清了从根上去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

然而,我们相信,这些变化一定源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宏伟的野望。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当2025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渗透率”即将突破50%之际,同期缺陷召回数量同比增长212%。

很明显,高渗透很大程度上也带来了高风险和高投诉。

而这一现象在动力电池领域尤为突出。

据动力电池行业数据显示,快充技术迭代速度高达年均150%的提升率,完全超过材料体系进化速度年均80%的提升率。

这就会直接导致300次快充后电池容量衰减超标的投诉量激增。

所以,监管的收紧也是对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直接回应。

但打压“内卷式”竞争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展开“外战”?

2025年1至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聚焦“一带一路”市场。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根据当地市场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

比如,在东南亚市场主推小型车;在东欧市场利用欧盟成员国身份规避关税;在俄罗斯市场则主推混动车型以适应低温环境。

然而,不管产品如何与市场,与应用场景匹配,任何基于产品的安全问题都可能不单单是影响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中国智造”的声誉与持续发展。

仅以最新的门把手新规征求意见稿为例。

意见稿创造性地将机械冗余(60mm×20mm×25mm操作空间)与电动化需求结合。

9月17日,特斯拉设计总监Franz von Holzhaus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正在重新设计其饱受安全争议的车门把手系统。

新设计旨在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更直观地操作车门。这一改进回应了监管部门对特斯拉车门安全性的关切。

事实上,行业预算,新设计改造成本仅占车门总成本的1.2%,却使救援效率提升40%。

然而,中国政策,不仅仅影响了特斯拉,也正在影响世界制造。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我国已牵头制定7项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

此次监管升级中诞生的“热失控三维防护”“ 快充循环验证”等创新指标,正在通过ISO/TC22渠道转化为全球标准提案。

新势力是该被好好管管了!-有驾

所以,监管政策收紧,不仅从市场层面,更重要的从法规、标准层面,进一步巩固了我们作为全球头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的地位。

基于此,无论是中国用户,还是全球用户,对于这场监管风暴的效力,都应该保持期待,并为之击节叫好。

或许,它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质量领跑”的开始。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一书中所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靠的是“换道赛车”,但换道之后如何“持续领跑”,才是真正的大考。

或许,这场监管风暴,也将促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