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

硅铝气缸+毫米波雷达! 18999元的赛科龙RT3,把汽车科技塞进两轮了?

2025年6月5日,赛科龙一声不响地干了件狠事:给卖了7年的老将RT3装上了汽车级毫米波雷达,动力还直接对标300cc级别,价格却卡死在18999元。 一台250cc踏板,凭什么敢这么玩?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一、动力翻身仗:硅铝气缸让250cc干翻300cc?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老款RT3车主总吐槽“肉”,198kg的车重配上17kW的老发动机,超车时总得提前预判。 2025款RT3换装XQ310发动机后,剧情彻底反转。 核心秘密藏在气缸里,高硅铝合金缸体,和雅马哈高端技术同源。 简单说,缸体缸套一体成型,掺入硅元素,耐磨性提升30%,散热效率飙升。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配合DLC类金刚石活塞环和双回路冷却系统,这台247cc发动机竟压榨出19.5kW功率和24.5N·m扭矩,比老款提升14.7%,直接碾压光阳S250(17.2kW)。 实测数据更惊人:240斤壮汉骑手实测0-100km/h加速17.4秒,体重轻的骑手轻松跑进13秒内。 表显极速144km/h,GPS实测135km/h稳稳拿下。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油耗! 17L油箱+3.3L/百公里油耗,满油续航轻松突破500公里,同级踏板还在400km徘徊,RT3直接甩开一个身位。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二、毫米波雷达:两轮车首次“开天眼”?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如果说动力升级是常规操作,那77GHz毫米波雷达就是砸场子配置。 这玩意常见于20万级汽车,如今被赛科龙塞进不到2万的踏板。 官方数据很硬核:探测距离130米,误差±0.1米,暴雨浓雾照常工作,还通过汽车级ASIL-B安全认证。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实际路上表现如何? 实测中,后方快递三轮、电动车、汽车逼近时,仪表盘0.5秒内亮起警示图标。 尤其当摩友从后方高速接近,系统立刻弹出“正后方车辆快速逼近”提示,比后视镜还快一步。 注意:雷达只预警比你快的车。 超车时它沉默,变道时才是高光时刻,打转向灯瞬间,LCA变道辅助启动,侧后方50米内来车无所遁形。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四大功能全是痛点设计: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三、移动沙发再进化:低座高藏着心机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RT3“移动大沙发”的称号绝非虚名。 755mm超低座高,1.6米身高也能双脚着地,设计师甚至在脚踏边缘做了内收,小个子骑士并腿无压力。 座桶能塞进全盔,储物盒支持快充(槽点留后文)。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减震调校依然“开船风格”,过减速带像碾棉花。 不过后减震预载偏软,建议提车先拧两格预载环。 车架刚性十足,窄路掉头一把过,压弯时大撑容易蹭地,这是为低座高牺牲倾角的代价。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四、博世三电+T-BOX:摩托车比汽车还“智能”?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赛科龙把智能电控堆到天花板:博世电喷+ABS+TCS牵引力控制三位一体,湿滑路面防侧滑直接拉满。 新一代T-BOX智能终端更离谱:摔车自动联系紧急联系人、电子围栏防偷车、忘拔钥匙APP狂轰提醒甚至能记录骑行轨迹,堪称“两轮黑匣子”。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RT3依然能打-有驾

6.75英寸TFT仪表支持手机投屏导航,无钥匙启动已成标配。 对比光阳S250的24980元定价,RT3智慧版18999元还白送毫米波雷达,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赛科龙是来掀桌子的。

五、三个老槽点:设计师故意留的?

老车主看完配置单先笑后骂:“储物盒压充电线的毛病7年不改! ”数据线只能硬塞进盖板下,插头硌得慌。

刹车连续急刹三次后出现热衰减,毕竟单碟配双活塞卡钳,激烈驾驶时露怯。

低座高牺牲了压弯空间,体重超180斤或载人时,大撑必蹭地。

六、买RT3还是光阳? 数据撕开真相

光阳的优势只剩品牌溢价,而RT3用低5000元的价格,给出翻倍的续航和越级安全配置。 一位3年跑8万公里的老车主直言:“这车没把我丢路上过,新款还白送雷达,要啥自行车? ”

问题来了:当一台踏板车把汽车科技、300cc动力和500km续航全塞进18999元的价格里,你觉得,这是良心还是内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