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不少人讨论,新能源车企谁家能熬过下一个十年,谁家得喊停,风向说得挺直接,大牌子才踏实。正如坊间流传,那些有电池技术有发动机技术的大厂稳当得很,小厂说实话,出一辆赔一辆,活到下一个周期概率不大。腾势不算最老牌,可人家底气硬,背靠比亚迪和奔驰,这阵仗,市场都盯着看有没有新鲜玩法。
预售刚开,N8L就是圈里话题,五米二车长,三米一轴距,一看就奔着大家庭来。第三排座能调,第二排能按摩,零重力副驾,冷热全能,外观还藏了充电口,这种细节把“高级感”做出来了,后备厢一千多升容量,真要拉人带货,一车全能。31.98万起售还送一万双色车漆,五千保养礼包,限时福利,不少网友说诚意到位,就是比主流SUV贵一截,值不值还得市场说话。
聊配置,腾势堆料确实下血本。后轮独立转向,灵活掉头,四米五的转弯半径,进出小区停车场不用发愁。激光雷达和L2+辅助驾驶,跑高速自动跟车,这种体验有点像试驾智能手机一样,天天用才知道有没有用。车身材料强度上来,气囊九个,后排独立空调,这种安全和舒适,用户感觉出来才靠谱,不能光靠PPT。
这几年新能源圈里淘汰赛厉害,技术没突破的小厂熬不过冬天,按网友调侃就是“赔本赚吆喝”。比亚迪自产电池,奇瑞发动机牛,腾势背后有比亚迪和奔驰联合,单看资源谁都想分到一杯羹。车市分化明显,消费者不是冲低价走实惠,就是冲高端冲体验,两头都热闹,中间品牌越来越尴尬。腾势瞄准高端六座,直接跟汉兰达、理想ONE抢市场,这算是押宝,但三十多万的定价不是每个人都能下单。
六座SUV本身还是“蓝海”,三排座椅满足三代同堂,适合中国爸妈带娃出去玩。副驾零重力座椅,休息的时候真的能躺平,家庭出行舒服点,但用得多不多就要看普通用户愿不愿意为体验买单。三十多万买腾势,跟买汉兰达比,价格高一档,买家要的是科技感和空间感,后续销量才见真章。
性能这块,腾势N8L百公里加速三秒九,纯电续航1300公里,数据挺漂亮。长途不用总找充电桩,但纯电车用几年电池损耗快不快,保养费用高不高,这问题说破天都得时间验证。空气悬架主打过坑洼还能自动调车身高,理论上体验提升不少,实际落地要司机自己用过才有结论。这种新技术堆料,多少有点赌市场热度,消费者到底愿不愿为这些配置买单,才是最后一次选择。
车企不光比技术,还得看谁能对冲市场起伏。现在新能源车更新速度快,腾势N8L如果明年要改款,会不会新品和老版差距大,买家会不会后悔?竞争压力大,隔壁比亚迪一出手,价格压下去别人就跟着拼。这个局面,品牌要么靠技术,要么靠价格,羊毛都薅在粉丝身上,厂商自己最清楚。理想靠增程式混动走量,吉利博越2023全面升级,长安UNI品牌起步也快,市场格局看供应链也看产品力。
身边不少网友吐槽,现在买新能源车怕技术淘汰,怕买了没多久更优款冒出来。腾势N8L现在刚预售,优惠不少,但能不能准时提车,各地政策补贴又怎么变,用户最关心这买车体验。买新能源车,比较广告,跑网评,线下试驾,属实得把握住每一分钱,谁都怕买贵了还丢了体验,选择空间大。
未来新能源车企格局肯定是往头部集中,有技术储备有资金链的企业才守得住。腾势N8L这波主打“科技+舒适+空间”,试图拿住三代同堂市场,但刚上市,后续表现还未知。眼下买车,盯紧配置,更看企业实力,谁能把技术创新变成市场竞争优势,谁就能扛住下个周期。
不管怎么样,腾势已经给市面增加一种选择。新能源车企活下来的,靠底牌,靠创新,卷价格也卷服务,行业变革持续加速。做小编写这些内容其实也是想让市场和人多一点识别能力,谁家车真材实料,谁家把购车体验做到极致,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
如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