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只能在《欧洲的乡村路上》杂志里、旅游纪录片里见到的旅行车,如今成了咱们身边的新宠?享界S9T这车一出来,起售价30.98万,跟三厢版一个价,算不算真给足了消费者选择的理由?今天咱就拿这事说道说道。
先问大家一句,咱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车?得能装,得能开着舒服,最好还是有那么点小个性,想低调时能低调,想炫耀时也能唬人。旅行车有戏吗?你仔细想想,中国的路况、消费习惯,甚至邻里之间对“面子”的理解,和欧洲那套真不是一个调调。欧洲人爱旅行车,是因为人家那里空间大,去一趟郊外、带几个孩子、装辆自行车那是常规操作。可这事跑到国内成了稀罕物,以前都是豪华品牌玩票性质,一看价格,根本不是真心要让你买。
现在华系品牌冲出一款正经的旅行车,还靠着华为的技术与品牌号召力,价格也摆在台面上,咱普通中产终于能摸摸旅行车的方向盘了。可是问题来了,旅个行真的就成了“大众刚需”了吗?这事要分两头看。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一提旅行车就两眼发亮,心说这玩意儿够浪漫。“像欧洲人一样,周末拉家带口去露营,多气派!”可真让他们掏钱买,才发现家里老人还得考虑进出方便,孩子们早晚上学通勤还嫌车太长,小区车位紧张,偶尔出去自由行还不如直接租辆SUV省心。你说说,是车不行,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没变?其实中国的车市,消费者根本就不是奔“个性解放”去的,咱多半还是奔“实用、面子、配置”这三位一体。所以国产旅行车能不能走出小众,全看咱的生活方式往哪拐。
但这事华为还真理解到了。你看享界S9T这回上市,外观设计没和欧洲比拼复古,而是照着中国消费者好那口科技感、豪华感改进。大灯、门把手、轮毂各种黑科技元素一顿炫,不懂车的看着也觉得有“范儿”,哪怕不知道啥叫星云尾灯、迎宾光毯,进了车展大厅也不至于被合资品牌比下去。车侧线条拉开,尾巴往下一压,一点也不低端,真是谁开谁像回事。这些都是给咱中国人量身定做的。
最让我佩服的是,内饰配置直接堆满。你想想,十年前谁敢想,在一台旅行车里有23个音响、三个大屏、副驾娱乐、投影仪还有小冰箱?你可以说噱头十足,但中国买车的就是吃这一套——不光要开着爽、还要用起来“酷”。这一波硬件叠加,谁还去理会什么“机械美学”,只要全家老少都能找到乐子,就是赢家。
动力这块,S9T不玩套路,纯电和增程全给你整上——这一点简直为怕续航焦虑的中国司机量身打造。单位开纯电,省钱还环保;长期郊区、偶尔外地跑可以升级四驱版;家里只有一辆车、全家出行的,“增程版”就不怕尴尬,一箱油说走就走。以前合资的那些小排量柴油旅行车,在中国简直鸡肋,现在电池搞大了、动力搞猛了,真的为中国路况和油价定制。
说到这里,我还真得追问一句,这么拉满的配置,这么科技感十足的旅行车,真的就能把中国人从三厢车、SUV、MPV里抢过来吗?其实消费者要的不光是功能本身,而是全套“出行情绪”——有面儿、自由、同时又别太出格。S9T的出现,像是砸了一颗小石子到车市大池塘里,泛起波纹之后,到底是大浪还是水花,真不一定。
有朋友说这车贵,说30多万买旅行车没市场。可问题是,30多万其实恰好卡在了中产“有点追求、但又不太敢冒险”的那条线。宝马3系、奔驰C级旅行版,你不加配置根本买不到这个价。合资旅行车给的功能少得可怜,面子也不够。S9T真要拼科技豪华感只会更强;要面子也拿得出手,还有国产品牌的安心与情怀。所以,这车其实最怕的是小众市场长不大、同价区间的SUV和新能源轿车太强,这两头都不头铁。
可说穿了,这车的出现,不就是在试探咱中国人对“理想生活方式”到底有多向往?以前咱是跟着欧洲人买单,一点不敢创新。如今,华为系出来一台智能旅行车,看重的其实是你是不是愿意为自己和家庭“悦己”一次。你要真觉得人生就该脚踏实地,家用SUV足矣,轿车够稳妥,别买也没啥。可你要是对路上看到的那些与众不同有点念想,看着别人出行拍大片、自己心痒痒,这就是你的那口菜。
我又想起一个设问:如果不是享界S9T,而是一家合资品牌把相似的配置、相近的价格堆出来,中国人买不买?我的答案是——大概率还是观望。因为除了产品本身,咱买的还有中国品牌背后的信任。这几年,华为、鸿蒙,国产新能源品牌在咱心里的地位不是一句“挺得住”能解释完的。你买一辆享界S9T,附带的不是旅行车三个字,而是一小步创新,一大步认同感。
更感慨的是,这车上市,网上不少人来评论,说什么“国人难接受旅行车文化”“真想让中国人接受还得改变审美”。我觉得吧,消费升级有它自己的步伐。十年前你跟我说国产车也能卖30多万,我第一个不信;今天看看比亚迪、理想、问界,合资品牌都快被“卷”没了。审美、生活方式、用车场景,这些事哪能一夜改变?但破题总要有人先来,先行者不一定成王,但绝对能激活市场的活水。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不得不说——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对旅行车还算不上特别友善。车位、路况、大件行李空间,甚至洗车、维保服务,一切都还在适应中。略带鸡肋的感觉并非产品设计本身,更多是环境和消费文化太过年轻。谁也不能保证头两年里,旅行车赛道就能爆红。可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第一款像样的“旗手”喊出口号,这个局永远冷冷清清。
回顾整个享界S9T这事,我觉得,中国旅行车市场的种子,终于算是播下去了。养得好、天时地利人和,指不定哪年真能收个好庄稼。对消费者来说,这既是个新鲜玩意儿,也是一种通向未来的想象力。出行的自由与格调,家庭与个性的平衡,科技与豪华的碰撞——只要我们没把这事看死,市场自有它的答案。
买还是不买、能不能普及、将来怎演变,不如咱脚踏实地地观察,而不必一上来就下定论。时代在变,路也在变。旅行车的未来如何,不妨留点耐心,多给自己点选择的勇气。万一哪天,这车跑满大街,咱还能自豪地说一句:“我早看出来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