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7月23日消息,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三菱汽车称,考虑到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向电动化,公司对中国地区的市场环境重新评估,不得不对区域战略进行调整,决定终止在合资企业中的参与。这也就意味着,从整车生产到核心发动机业务,这家在华深耕四十余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
外资汽车品牌接连退出中国市场,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也在影响世界汽车产业的变革。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迫使燃油车技术积累深厚的外资企业面临战略困境。三菱明确表示退出主因是"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向电动化",其发动机业务失去市场空间。这凸显本土品牌在电动领域已建立先发优势,传统燃油技术壁垒正在瓦解。
虽然,三菱4G系列发动机曾被誉为"一代神机",支撑大量国产车型。但随着比亚迪、长安等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外资核心部件供应地位被取代。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工厂的关停,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链完成关键环节的国产替代。
反观德系车虽仍保持年销近千万辆规模(宝马252万辆/奔驰77万辆),但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同时国产车价格上探与外资品牌降价形成双向挤压,导致部分外资选择转战东南亚等增长型市场。这种战略调整本质是资源重新配置,而非全面撤离。
三菱退出中国市场,其实也水命行业整合在加速。我国的汽车产业从机械性能转向智能网联技术,从外资主导生产转为技术合作(如大众小鹏合作),从高端市场保留外资溢价空间,到中低端市场全面本土化。
当前变革本质是产业升级的必经阶段。正如三菱退出后仍承诺维持车主服务,外资战略调整将促使中国汽车生态向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新阶段演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