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起因是一位修车老师傅在聊天时,很直接地说了一句:“现在还觉得本田发动机是日系最好的?你们都想错了,从来都不是!”这话一出,就像捅了马蜂窝,很多本田车主和粉丝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大家觉得,本田发动机技术那么厉害,怎么就不是最好的了?
这老师傅是不是在瞎说?
但你先别急着反驳,咱们坐下来,像街坊邻居唠嗑一样,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看看现在汽车发动机这块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首先得承认,本田发动机在过去那确实是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尤其是那个叫VTEC的技术,在很多老车迷心里,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简单说,这个技术就是让发动机有了“两副面孔”。
在市区里慢慢开,它就表现得很温柔,省油又平顺;可一旦你深踩油门,想来点激情,它就像被唤醒了一样,动力一下子就涌出来,发动机声音都变得高亢好听。
当年,很多人就是迷恋这种感觉,觉得本田的车开起来有乐趣、有灵魂,那句“买发动机送车”的玩笑话,就是这么来的。
那时候的本田,确实是技术派的代表,把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玩到了极致。
可问题是,好汉不提当年勇。
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汽车技术一天一个样,光靠着几十年前的看家本领,就想一直当老大,那就不太现实了。
老师傅说本田在“吃老本”,这话虽然不好听,但确实点到了一些关键问题。
咱们普通人开车,一年到头有几次机会能把油门踩到底,去体验那种所谓的“高转速的声浪”?
绝大多数时间,我们不都是堵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在市区里走走停停吗?
这种情况下,VTEC那个“第二副面孔”基本就没机会露面。
更要命的是,近些年本田主力的那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还出过“机油增多”的毛病,尤其是在北方冬天,不少车主都遇到过,这让大家对本田发动机的可靠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以前是优点的地方没法发挥,引以为傲的稳定性又出了点小状况,这就很尴尬了。
就在本田有点原地踏步的时候,它的老对手丰田和日产,可一点都没闲着。
咱们先看看丰田,它走的路线跟本田完全不一样。
丰田好像对那种让你心跳加速的驾驶乐趣不怎么感冒,它追求的是极致的省心和省钱。
它的王牌就是混合动力技术。
这个技术说白了,就是给汽油发动机找了个好帮手——电动机。
在起步、堵车这种最费油的时候,让电动机来干活,等车速提起来,再让发动机在最省油的状态下工作。
这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结果就是省油效果特别惊人。
现在丰田的混动系统,发动机的热效率,也就是汽油转化为动力的效率,已经做到了41%。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每一滴汽油的能量,有将近一半都被有效地利用了,这在全球的汽油机里都是顶尖水平。
反映到咱们用车上,就是一辆卡罗拉或者凯美瑞的混动版,市区里开,油耗经常比摩托车还低,一箱油跑一千公里跟玩儿似的。
而且丰田的车出了名的耐用,开个十几二十万公里,发动机状态还跟新的一样,很多网约车司机都爱用丰田,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再看日产,它走了另一条路,成了个“技术狂人”。
日产搞出来一个叫“可变压缩比”的黑科技发动机,代号是VC-Turbo。
这个技术就更厉害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会“变形”的发动机。
咱们都知道,发动机需要把空气和汽油压缩后再点燃,这个压缩的程度,就叫压缩比。
以前的发动机,压缩比是固定的,要么偏向省油,要么偏向动力,很难两全其美。
但日产这个发动机,能根据你踩油门的力度,自己调整压缩比。
你想要动力超车,它就把压缩比调低,让涡轮使劲工作,动力嗷嗷叫;你如果在高速上匀速开,它就把压缩比调高,把每一滴油的能量都榨干,达到省油的目的。
这技术让新一代的天籁,开起来比老款动力更猛,油耗反而还降了两成多。
你看,丰田和日产,一个在混动领域做到了极致,一个在纯燃油机技术上搞出了新花样,都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么一对比,本田的位置就有点不上不下了。
论省油和可靠,丰田的混动摆在那儿,口碑和实际效果都很难超越;论技术的惊艳程度,日产的可变压缩比又赚足了眼球。
本田呢,还在宣传它的地球梦发动机,但核心技术相比十几年前,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
这就好比别人都换上智能手机了,你还在夸自己的诺基亚按键手感好、能砸核桃,虽然没错,但总感觉跟不上时代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你说了半天,还是在日本车里打转。
没错,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当我们还在争论本田、丰田、日产谁的发动机更好的时候,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悄悄地换了一条赛道,准备“弯道超车”了。
现在最火的是什么?
是新能源车,特别是我们国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以比亚迪的DM-i技术为例,它的思路跟丰田的混动又不一样。
它干脆让电动机当主角,发动机退居二线,大多数时候就只负责发电,或者在车子高速巡航这种它最省力、最高效的时候才直接驱动车轮。
这样做的好处是,车子开起来无限接近于一台纯电动车,又安静又平顺,而且因为发动机总是在最佳状态下工作,所以极其省油。
像比亚迪秦PLUS DM-i这样的车,就算电池没电了,当油车开,百公里油耗也能做到4升以下,比日系混动还省。
更别提它还能充电,短途通勤完全不用油,能上绿牌,不受限行影响。
而且,这不只是比亚迪一家,吉利、长城、长安这些我们熟悉的国产品牌,都拿出了非常厉害的混动技术,在省油、动力和驾驶感受上,已经完全不输给日本品牌,甚至在很多方面还实现了超越。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国产车在配置、智能化和车内空间这些方面,做得比同价位的合资车要好太多了。
现在大家买车,已经不单单是看发动机这一个零件了,而是看整辆车的综合体验。
车里的屏幕大不大、聪不聪明,辅助驾驶好不好用,这些都成了重要的考量标准。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那位修车老师傅的话,可能确实有点绝对,但它反映出的趋势是没错的。
在燃油车的时代,本田凭借出色的发动机技术赢得了尊重。
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潮面前,光环正在褪去。
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发动机技术比拼,升级到了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系统等全方位的较量。
在这场新的比赛里,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后劲。
所以,再纠结于“日系最好的发动机是谁”,意义或许已经不大了,因为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