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让很多人都议论纷纷。
事情的起因是特斯拉发布了一段名为《秘密宏图第四篇章》的宣传视频。
按理说,这种企业战略规划的视频,一般人可能不太会去仔细看,但这次不一样。
视频里本来是想展示他们未来要搞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叫Cybercab,结果眼尖的网友们却在主角模型的背景里,发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身影。
那几个模模糊糊的轮廓,虽然看不真切,但那个造型,那个感觉,跟特斯拉之前发布的、风格极其科幻的赛博皮卡(Cybertruck)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唯一的区别是,这些模型的车尾更高,更像是一台我们平时说的大型SUV。
这一下,大家的好奇心就被勾起来了:难道特斯拉在偷偷地研发一款基于赛博皮卡的SUV车型?
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造出来了,并且进入中国市场,那会对我们国内现在卖得火热的那些大型SUV,比如理想、问界这些品牌,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我们不妨先像看侦探片一样,把视频里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当成线索,来分析一下这个可能的“赛博SUV”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从视频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来看,这台车的几个特点非常鲜明,完全继承了赛博家族那种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
首先,它的底盘非常高,车轮和车身之间的空隙很大,这通常意味着它有很强的通过能力,不是一台只在城市柏油路上跑的车,去个野外走点烂路应该不在话下。
其次,它的车头设计,特别是那个贯穿整个车头的一字型灯带,几乎是和赛博皮卡一模一样,这种设计在晚上点亮后,辨识度极高,给人一种冷峻、不容靠近的未来感。
最特别的,还是它的车身侧面线条。
我们现在市面上看到的所有汽车,无论是轿车还是SUV,车身线条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圆润的弧度,为了美观,也为了降低风阻。
但这台车不一样,它的车身就像是用尺子和三角板画出来的一样,到处都是笔直的线条和尖锐的转角,尤其是前挡风玻璃和车顶的连接处,形成了一个非常硬朗的折角。
这种完全不妥协的设计,让整台车看起来不像交通工具,更像是一个来自科幻电影里的装甲车或者星际探测器。
按照SUV的实用性要求,它的车顶线条从前到后是平直向下的,形成了一个大斜面,而不是像很多运动型SUV那样做一个圆滑的溜背造型。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车内后排,甚至是可能存在的第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同时也为后备箱留出了巨大的装载容积。
可以说,它在追求极致科幻造型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作为一台大型SUV所必须具备的空间实用性。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样一台通体由不锈钢打造、闪烁着金属原色、棱角分明的大车真的开上街头,那种视觉冲击力是现在市面上任何一款车都无法比拟的。
它所吸引的目光,可能不仅仅是好奇,更多的是一种震撼。
然而,当我们从最初的惊艳中冷静下来,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理性分析这台车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时,就会发现它要走的路可能并不会那么平坦,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挑战。
第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来自于设计本身,也就是审美上的差异。
赛博皮卡那种极致硬核、带有工业甚至军事风格的设计,在一些追求个性的科技爱好者和车迷眼中,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但在中国,购买大型SUV的主力消费群体,往往是家庭用户。
他们买车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是全家出行的舒适、是车内空间的温馨、是豪华感的营造。
看看我们国内卖得好的大型SUV,理想L9、问界M9等等,它们无一例外都在努力打造一个“移动的家”的形象。
车内是柔软的皮质座椅、巨大的娱乐屏幕、冰箱、彩电、舒适的航空座椅。
而特斯拉这套“极简工业风”,车内可能还是一块中控大屏解决所有问题,内饰材质也是以实用和环保为主,缺乏传统意义上的豪华感。
这种设计理念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赛博SUV”可能很难打动那些追求温馨家庭氛围的中国主流消费者。
它更像是一件酷炫的“夹克”,而大多数人买这个价位的车,想要的是一件舒适温暖的“羊绒大衣”。
第二个挑战,则来自市场环境的剧变。
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几年特斯拉一家独大的时代了。
特别是在高端大型SUV这个细分领域,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
理想汽车凭借对中国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几乎定义了“家庭智能旗舰SUV”这个品类,销量一直遥遥领先。
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品牌,以其强大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后来居上,成为市场上的强有力竞争者。
除此之外,还有蔚来、小鹏、仰望等一系列国产品牌,它们在产品力、技术创新、服务体验等各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
这些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更愿意在车内舒适性、智能化配置上下功夫。
如果特斯拉的“赛博SUV”进入这个已经“高手如林”的市场,它将面对的是一群身经百战、并且更“接地气”的对手。
它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一个品牌光环和一些独特技术就能轻松取胜,而是必须在产品力的方方面面都拿出真本事来硬碰硬。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特斯拉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光环,正在被逐渐拉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被超越。
曾几何时,特斯拉是电动车和智能化的代名词。
但现在,我们看看国产高端电动车,800V高压平台带来的超快充电速度、覆盖全国越来越多城市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比手机还好用的智能车机系统,这些都已经成为国产车的亮点。
在消费者能直接感知到的智能化和便利性体验上,很多国产车甚至做得比特斯拉更好。
当技术上的领先不再那么明显,品牌的新鲜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弱时,消费者在做选择时就会变得更加务实。
他们会更仔细地比较车辆的空间、舒适度、配置、服务以及价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斯拉“赛博SUV”如果定价过高,而产品体验又无法全面满足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那么它很可能会陷入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它或许能吸引到一小部分忠实的品牌粉丝和追求极致个性的消费者,但要想成为一款能够影响整个市场格局的主流畅销车型,难度非常之大。
全部评论 (0)